發布時間:2023-09-22 10:37:10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設備設計標準,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化工生產是生產行業中比較特殊的一種行業,其主要的生產類型為反應生產。化工生產依托化學反應,提供化學反應原料,然后在特定的反應條件下,并在一定規格的反應器皿中進行生產。那么,對于化工生產而言,其反應設備需要滿足非常苛刻的要求,才能夠實現正常生產。如果需要實現高效生產,那么對于化工生產設備的要求就更高。因此,針對化工生產以及其后期的處理而言,化工設備的設計需要進行嚴格的考究,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其生產的效率。
2 化工設備的基本范圍解析
化工生產不僅僅包括實際上是化學生產的全過程,其中包含諸多生產的環節以及生產后的處理流程的。因此,對于化工設備的定義,也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是在生產過程中。因此,在對化工設備的設計標準進行分析之前,應該首先對化工設備的范圍進行分析,探究究竟哪些屬于化工設備。
2.1 化工設備的分類解析
對于化工設備而言,其主要的對象是指化工的生產設備以及產品的存儲設備等等。兩者在一定程度上有著直接的聯系。隨著人們對于綠色生產以及節約型生產的理念的逐步認識,開始出現了更多的化學設備。在化學反應結束后,涉及到一些廢水廢氣處理工作,而處理這些廢物的設備也屬于化工設備中的一部分。化工廠的廢物處理已經成為了重點工程。因此,對于廢物處理設備而言,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化工設備的設計要求和理念,從而讓化工生產更加利于人們的生產需求。
2.2 化工設備的生產作用解析
對于化工生產設備而言,其主要的作用在于進行生產反應環境的提供。生產設備是化工生產中最為重要的設備之一,維護著整個生產過程中的穩定性。一般情況下,化學反應都會在化工生產設備中發生,從而生產所需要的產品。對于化工的生產設備而言,其質量要求方面會更加苛刻。畢竟如果一旦化工生產過程中,化工生產設備出現問題,不僅僅會影響生產的進行,更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因此,在進行化工生產設備的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其質量的合格。其次,是化工存儲設備。一般化學反應都需要大量的反應原料。這些原料有的具有腐蝕性,有的具有揮發性。因此,對于這類化工設備而言,需要具備一定的封閉性和抗腐蝕性。這類化工存儲設備,雖然在制造工藝以及質量要求的程度上沒有化工生產設備那么苛刻,但是依然需要有足夠的質量標準,從而實現其功能與性質。最后,是化工的廢物處理設備。這類設備最早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是在近年來,隨著人們對于環境污染的重視等才大量出現的設備。這類設備的質量方面與材料方面與前兩者都是無法比擬的,但是其重要的意義在于能夠有效減少廢物中的有害物質,保證工廠廢物能夠無危害的排出。因此,針對這類設備的特點,其制造工藝以及除污的技術能力一定要達到一定的標準。同時,由于排放的廢棄物中有可能存在腐蝕性的液體。因此,這類化工處理設備還需要具備防腐蝕性。
總之,針對不同的生產需求以及生產流程,會有不同的化工設備,作為其生產需求,從而保證化工生產的正常進行。
3 化工設備的設計標準分析
對于化工設備而言,由于生產線的不同以及生產需求的不同,其化工設備也不相同。因此,對于不同生產車間以及生產需求的化工設備而言,其設計的標準也不一樣的。從總體上分析,可以高溫環境的化工設備設計、高壓環境的化工設備設計以及腐蝕環境的化工設備設計等。
3.1 高溫環境的化工設備設計標準
對于化工生產而言,由于其生產的主要實際過程就是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因此,在進行化工設備的設計時,首先要考慮到的就是高溫環境下的化工設備。對于高溫環境而言,一定要采用耐高溫的材料進行制造,并且對于高溫的環境下,其設備的形體和構架也需要從耐高溫的角度進行分析,從而設計出能夠持續在高溫環境下進行工作的化工設備。對于高溫的生產環境,一般是反應過程中出現的。因此,耐高溫的化工設備一般是以生產設備為主。
3.2 高壓環境的化工設計標準
高溫的情況下,就會存在高壓環境。對于化工反應而言,高溫高壓是比較常見的化學反應條件。通過高溫高壓的環境,才能夠使得一些化學反應進行,從而進行化工生產。對于耐高壓的化工生產設備而言,一般需要采用密封性比較好的材料進行設計。此外,在進行設計的時候,需要考慮其壓力的承受能力。
3.3 腐蝕環境下的化工設計標準
腐蝕環境的化學生產還是比較常見的。因此,在進行化工設備的設計時,一定要有針對性和分類型進行設計,將惰性金屬作為主要的腐蝕性化學反應的容器,從而不會造成對化工設備的腐蝕。此外,在進行安全防護過程中,依然需要足夠的設計理念,來保證這些腐蝕性化學物質在反應過程中不會出現產生危險,或者將危險系數降到最低,從而保證其生產的穩定性與安全性。
4 結語
本文探討了化工生產的特點以及化工設備的安全性等問題,并通過對化工設備的分類分析,了解不同生產環節對不同化學生產設備的需求。其中,對于在高溫、高壓以及腐蝕性環境下都有了較為精細的設計流程,從而保證其在整個生產環節中不會出現問題。因此,本文重點對化工設備的設計標準進行分析,并探討其設計的理念和原則。最終的結論在于要根據其設備的應用環境以及應用作業方式等進行區別性設計,從而滿足不同的化學生產需求。
參考文獻
[1] 劉軍.化工設備與機械的高效化運行及管理實踐[J].硅谷,2012(20):192-192
[2] 侯國安,郝楓林.化工設備機械基礎.在項目化教學中的實踐和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2):95-96
[3] 徐君臣,王澤武,銀建中.化工設備中體與面結構連接模型的有限元分析[J].化工設備與管道,2012(06):11-16
關鍵詞:以太網供電(POE);電源供電設備(PSE);受電設備(PD);IEEE802.3af
IEEE802.3af標準對以太網供電(POE)做出了詳盡的規定,它允許通過以太網傳輸數據的同時提供48V電源,IEEE802.3af標準中定義的電源供電設備(PSE)是能夠通過10BASE-T、100BASE-T或者1000BASE-T網絡提供電源的DTE或者Midspan設備,而IEEE802.3af標準中定義的受電設備(PD)則是通過網絡從電源供電設備(PSE)取得電源的設備。IEEE802.3af標準中規定的PSE可以提供約13W功率。從而使小型數據設備可以通過它們的以太網連接獲得電源,而不需要從墻上的交流電源插座獲取電源。這些設備包括數字VoIP電話、網絡無線接入點、因特網設備、計算機電話、安全攝像機或任何以太網連接的數據設備。IEEE802.3af標準的推出,大大擴展了以太網的應用,同時也給以太網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1MAX5941的功能
MAX5941A/MAX5941B是一款高度集成的電源IC,適用于以太網供電(POE)系統中的受電設備(PD)。MAX5941A/MAX5941B有兩個功能,一是提供PSE與PD之間的接口,二是通過DC-DCPWM控制器實現48V電源轉換以輸出5V或者PD所需要的電壓,輸出電壓可實現隔離或者非隔離。MAX5941A的最大占空比為85%,可用于反激式轉換器。MAX5941B的占空比限制在50%以內,主要用于單端正激式轉換器中。
2IEEE802.3af標準的PD接口特性
MAX5941的PD接口特性符合IEEE802.3af標準,可為PD提供偵測特征信號和分級信號,此外,MAX5941還集成了一個具有可編程浪涌電流控制功能的集成隔離開關,同時還具有寬滯回供電模式欠壓鎖定(UVLO)以及“電源好”狀態輸出等功能。
在偵測和分級期間,由于集成的MOSFET可提供PD隔離,MAX5941可保證偵測階段的泄漏電流失調小于10μA。其可編程限流功能可防止上電期間產生很高的浪涌電流。這些器件的UVLO供電模式具有寬滯回和長故障消隱時間等特性,因而可補償電壓在雙絞電纜上的阻性衰減,并確保系統在偵測、分級和上/掉電諸狀態間無擾動地轉換。MAX5941的UVLO門限可調,并具有一個兼容于IEEE802.3af標準的缺省值。MAX5941可工作于PD前帶有或不帶二級管橋的設計中。
圖1
MAX5941有三種不同的工作模式:PD偵測、PD分級和PD供電模式。
偵測模式(1.4V≤VIN≤10.1V)下,供電設備(PSE)將向VIN施加兩種1.4V~10.1V范圍內的電壓(最小步長1V),然后記錄兩個點的電流值,并由PSE計算ΔV/ΔI,以確認25.5kΩ特征電阻是否存在。在此模式下,MAX5941內部的大部分電路處于關閉狀態,失調電流小于10μA。如果施加在PD上的電壓有可能被顛倒,則需要在輸入端安裝保護二極管,以免對MAX5941造成內部損傷。由于PSE使用斜率技術(ΔV/ΔI)來計算特征阻抗,這樣,保護二極管引起的直流偏差已被扣除,因而不會影響偵測過程。
分級模式(12.6V≤VIN≤20V)下,PSE根據PD所要求的功率對PD進行分級。以便PSE高效地管理功率分配。IEEE802.3af標準定義了五個不同的級別。分級電流可由連接在RCL與VEE之間的外部電阻(RCL)來設定。PSE通過在PD輸入端施加一個電壓,以及測量流出PSE的電流來確定PD的分級。當PSE施加一個介于12.6V~20V之間的電壓時。PSE利用分級電流信息區分PD所需要的功率。分級電流包括25.5kΩ偵測特征電阻吸收的電流和MAX5941的電源電流,PD吸收的總電流應在IEEE802.3af標準要求之內。進入供電模式后,分級電流將被關斷。
供電模式下,當VIN上升至欠壓鎖定門限(VUV-LO,ON)以上時,MAX5941將逐步開啟內部N溝道MOSFET管Q1。圖1是MAX5941的內部接口電路框圖。MAX5941用一個恒流(典型值為10μA)對Q1柵極充電。Q1的漏-柵電容限制了MOSFET漏極電壓的上升速率,因而限制了浪涌電流。為了降低浪涌電流,也可在外部添加漏-柵電容。當Q1的漏-源電壓降至1.2V以下,且柵-源電壓高于5V時,MAX5941會發出“電源好”信號。由于MAX5941具有較寬的UVLO滯回和關斷消隱時間,因而可補償雙絞電纜的高阻抗。
3用MAX5941實現48V電源轉換
MAX5941是電流模式的PWM控制器,可將48V輸入電源轉換成5V電壓輸出,MAX5941用內部穩壓器取代高功耗的啟動電阻,這不但可為MAX5941提供啟動所需的電能,還能穩定第三(偏置)繞組的輸出電壓,從而為IC提供穩定的工作電源。開始啟動時,調節器將V+調整到VCC并為器件提供偏置。啟動之后,改由VDD穩壓器從第三繞組輸出穩定的VCC。此結構只需一只很小的電容即可對第三繞組的輸出進行濾波,從而省下了一只濾波電感的成本。
在設計第三繞組時,所設計的線圈匝數應保證最小反射電壓始終大于12.7V。而最大反射電壓則必須小于36V。
為降低功耗,當VDD電壓達到12.7V后,可以將高壓調節器關掉。這樣可以降低功耗并改善效率。如果VCC降低到欠壓鎖定門限(VCC=6.6V)以下,低壓調節器將被關閉,電路重新進入軟啟動。此時欠壓鎖定狀態MOSFET驅動器的輸出(NDRV)保持為低。
如果輸入電壓介于13~36V之間,只要不超出最大功耗,就可以將V+和VDD連接到線電壓。這樣就可省掉第三繞組。
4MAX5941的設計實例
MAX5941的一般設計步驟如下:
確定具體需求
設定輸出電壓
計算變壓器主、副繞組匝比
計算復位繞組與主繞組匝比
計算第三繞組與主繞組匝比
計算檢流電阻值
計算輸出電感值
選擇輸出電容。
圖2
圖2是用MAX5941B設計的正激式DC/DC轉換器,具體計算如下:
(1)對于30V≤VIN≤67V,VOUT=5V,IOUT=10A,VRIPPLE≤50mV的要求。開啟門限應設為38.6V。
(2)設定輸出電壓時,可根據下式計算電阻R1和R2:
VREF/VOUT=R2/(R1+R2)
式中VREF是并聯調節器的基準電壓。
(3)根據最小輸入電壓和MAX5941B的最大占空比下限(44%)計算變壓器匝比時,為了能夠使用漏-源擊穿電壓小于200V的MOSFET,本設計選用最大占空比為50%的MAX5941B。然后根據下式計算匝數比:
NS/NP≥(VOUT+VD1×DMAX)/(DMAX×VIN_MIN)
式中:NS/NP為匝數比(NS是副繞組匝數,NP是主繞組匝數),VOUT為輸出電壓(5V),VD1為D1上的壓降(功率肖特基二極管典型壓降為0.5V),DMAX為最大工作占空比的最小值(44%),VIN_MIN為最小輸入電壓(30V),對于本例:NS/NP≥0.395,選擇NP=14時,NS=6。
(4)較低的復位繞組匝比(NR/NP)可確保變壓器中的所有能量在最大占空比下的關閉周期內能夠全部返回V+。可用下式來確定復位繞組匝比:
NR≤NP×(1-DMAX')/DMAX'
式中:NR/NP為復位繞組匝比,DMAX'為占空比的最大值(50%),計算NR=14。
(5)選擇第三繞組匝比(NT/NP),以使最小輸入電壓能夠在VDD處提供最小工作電壓(13V)。可采用下式計算第三繞組匝比:
NP(VDDMIN+0.7)/VIN_MIN≤NT≤NP(VDDMAX+0.7)/VIN_MAX
式中:VDDMIN是最小VDD電源電壓(13V),VDDMAX是最大VDD電源電壓(30V),VIN_MIN是最小輸入電壓(30V),VIN_MAX是最大輸入電壓(本設計為67V),NP是主繞組匝數,NT是第三繞組匝數:可選擇NT=7。
(6)根據下式選擇RSENSE:
RSENSE≤VILIM/(NS×1.2×IOUTMAX/NP)
式中:VILIM是檢流比較器的觸發門限電壓(0.465V),NS/NP是副端匝比(本例為5/14),IOUTMAX是最大直流輸出電流(本例為10A),RSENSE選90.4mΩ。
(7)選擇電感時,應使電感中的峰值紋波電流(LIR)介于最大輸出電流的10%和20%之間:
L≥(VOUT+VD)(1-DMIN)/(2LIR×275kHz×IOUTMAX)
關鍵詞:非標設備設計 工藝特征 三維模塊化
中圖分類號:TH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8(a)-0101-01
非標準設備是指國家尚未定型標準,各設備生產廠不能在加工工藝過程中采取批量生產,只能按一次訂貨,并根據具體的設計圖紙制造的設備[1]。非標準設備種類繁多,非標設計及其工藝具備單件、小批量的特點。為適應市場的發展,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非標設計工藝人員必須有良好的技術沉淀,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針對非標設計及其工藝實施的特征,本文嘗試采用三維模塊化方案來解決。
1 非標設計及其工藝特征
非標設計及工藝一般為單件小批量生產,不存在樣件試制加工,要求設計人員有豐富的經驗,盡量做到一次成功,與普通設備相比,非標設備設計及其工藝具有以下特征。
(1)要求設計人員知識面廣泛,專業知識扎實。
(2)通用機床加工,使用效率低,成本高。
(3)工藝人員工作量大,工藝通用性差。
(4)工藝裝備大多采用通用夾具、標準附件、通用刀具和萬能量具[2]。
(5)對工人技術要求高。
2 三維模塊化流程
非標設計的實質是通過已有資源、知識及現有產品創造新產品的過程[3]。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使用平面軟件設計的方法已難以滿足市場對產品的品種、規格、質量及交貨周期等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而模塊化設計解決了產品品種、規格多樣化與成本之間的矛盾,迅速在各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與發展[4]。使用現有的軟件如UG、Solidworks、CATIA等建立非標設備設計及工藝的三維模塊,通過個性化需求分析,其流程如圖1所示。
針對非標件的工藝設計,對工藝流程中所包含的尺寸信息、特征信息進行自動拾取,并替換卡片和數據庫中的數據。工藝模型和流程的驅動完成后,每道流程的尺寸信息、特性信息必定發生變化,再從三維模型中提取新的參數和流程更新到對應的卡片和數據庫中,以實現數據的統一性和二維卡片的同步更新。
3 應用實例
以搖柄設計為例,探研三維模塊化在非標設計中的應用。
3.1 技術要求輸入
某繞線車需手動繞線,需設計一套搖柄,搖柄部分高度為250 mm,搖柄需操作便捷、拆裝方便、加工簡單。
3.2 產品部件分析
搖柄由搖桿、轉軸、套筒、螺母等零件組裝而成,搖桿、轉軸、套筒為非標件。
3.3 三維模塊調用
根據已積累的產品設計經驗,對非標件調用后,檢查/更新關鍵參數。在三維軟件中以提供了螺母的標準件庫,可直接調用。
3.4 產品裝配
絕大多數的機械設計中包含多個零件、組件,都需要通過裝配達到設計的最終目的,同時,可以通過裝配過程和裝配分析發現零件設計或造型的不足,以便進行修改。
3.5 工藝設計
搖柄、轉軸、套筒為一般機械加工類零件,調用已有工藝知識庫進行更改即可。對于標準件螺母,可使用已編制定型的工藝卡片。
4 結語
非標設計及其工藝的三維模塊化是一個繁雜、技術沉淀的過程,其模塊化的探研為減輕設計及工藝人員的工作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為非標企業的知識構建打好了基礎。在三維軟件中,實現非標產品從設計、分析、制造、裝配、成本控制等整個過程,從構建設計發展為仿真模型設計,從重復編制工藝發展為工藝批處理模式。
參考文獻
[1] 吳玉慶,隋維東.合理審定非標設備造價有效控制企業資金流失[J].齊魯石油化工,2005,33(3).
[2] 華宏強.非標設備設計制造中應注意的問題[J].機械設計師,2005(4):104-105.
關鍵詞:關鍵績效指標;績效考核
中圖分類號:F27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1-00-01
要實現A企業關鍵績效指標的設計,就必須提供一些重要而且必要的內外部環境,才可以得到有效的執行結果。因此,為了構建更加適合關鍵績效指標設計的內外部環境,必須在關鍵績效指標設計之前進行一些必要的準備工作。
一、重建企業的組織結構
組織結構的向著更加合理的方向不斷更新,是保證一個企業的發展戰略得以順利實施的重要保證之一。由于在原先的發展過程中,A企業所面對的市場相對穩定,因此該企業的組織結構一直也就相應比較固定,企業這一組織結構是在6年前形成的。隨著近幾年企業人員數目的增加以及人員組成的不斷變化,再加上公司業務的不斷拓展和變化,使得原先的組織結構己不能適應新的績效考核需要。企業日常管理中也常會出現由于機構設置沒有銜接或者部門的業務流程交叉覆蓋,使得各部門和工作人員的工作責任難以明確,績效難以被準確評判。因此,有必要對企業的組織結構進行一些調整。
二、完善崗位說明書
在A企業的績效考核現行制度里,對于不同崗位的特點并沒有在考核里體現出來,因此,需要完善崗位說明書來作為工作分析的結果,即進行系統地收集企業內各個工作環節的各種主要信息,從而明確企業組織中各個職位的工作目標、工作職責和工作任務以及工作權限權限,工作與組織內外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以及不同職位和崗位對配備的任職者的基本要求等等。通過對崗位說明書的完善,可以使得不同的員工都可以符合不同崗位的需要,從而使得在工作中的工作人員職責明晰,避免出現互相推卸責任的現象。崗位說明書的完善過程也是工作責任清晰化的過程,會帶來企業內部工作效率的提升。通過以明確的各項工作職責為依據,來對企業內部每一個任職者的工作績效合理考核,并根據考核結果對人力資源進行科學配置。這就使得招聘和任用人員更加合理,即具備一定素質的人會被派至合適的崗位,從而能夠更好地勝任該項工作。
對崗位說明書進行完善,對盡量收集完備的工作信息歸納整理和深入分析,從而得到能夠恰當表述企業內部各個職位的職位說明書。一般來說,職位說明書基本上可以包括職位描述和任職者要求。前者主要包括工作職責和任務、各項職責所占的比重以及與組織內外其他部門和人員的關聯關系。后者則是根據職位描述所提出的對職位任職者的基本要求,例如任職者應具備的知識、能力、教育培訓等,以及其他方面的要求。通過對崗位說明書和職位說明書的準備和獲得的最終報告,使得企業設置的崗位和職位所對應的人員要求清晰化和規范化,從而為企業制定關鍵績效考核指標和后續的執行工作提供了最為充分的基礎條件。
三、制定績效考核戰略規劃
通過對企業的戰略目標的了解和掌握,利用頭腦風暴分析法等管理分析方法來提煉出企業的業務重點,從而建立企業績效價值評估的重點內容。為找出這些關鍵業務領域的關鍵業績指標(KPI)提供了方向和指導性作用。即企業級別的KPI指標用SWOT分析法對企業進行如下分析:A:優勢(Strength):品牌優勢,招商渠道廣;資金有保障,財務運轉良好;一條龍服務齊全,質量過硬。B:劣勢(Weakness):管理效率有待提升,組織尚須變革;需制定較實際的中長期戰略規劃;營運成本比較高;部門間協同能力跟不上公司快速發展。C:機會(0PPortunity):著手內部改革,通過績效考核管理力求提高協調能力和客戶服務水平,降低營運成本。D:威脅(Threat):公司行業競爭日益激烈;有能力的員工被挖走;擴張快速人員招募跟不上;同行業公司搶奪市場份額。A企業2008-2010年的總體發展戰略是:用五個三年規劃,把公司發展成長為核心競爭能力不斷增強、核心價值不斷實現的現代大企業。建立、完善和形成適合企業發展的戰略核心體系、市場招商渠道、管理運作模式、員工核心價值觀、財務預核算控制體系、績效考核體系。在完善了前幾項前提準備工作以后,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加強人力資源管理。A企業2009-2011年的人力資源管理戰略是:建立一支穩定的、在數量、素質和結構上具有競爭力優勢,能在先進的企業文化氛圍中,共同為顧客創造價值的優秀團隊。其戰略指導思想是在公司與員工之間建立起從“雙贏”到“伙伴”的關系。這涉及到對以前公司存在的不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變革,其中,建立績效考核體系是人力資源戰略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A企業的績效考核規劃具體包括以下幾部分:
1.由人力資源部門牽頭,成立績效考核管理委員會,該委員會由常務副總經理、人事部負責人以及公選出來的員工代表組成。
2.制定科學的績效管理、績效考核制度,強調公平、公正、全面的效果。考核體系分為對副總經理以下員工個人的考核、對部門的考核、以及對總經理的考核三部分。對總經理考核按照董事會與總經理簽訂的聘任協議書進行,主要考核完成公司制定的戰略目標情況。部門考核根據部門目標完成情況和部門責任制度進行,其中業務部門主要按業績考核,行政管理部門主要按貢獻考核。個人考核則根據各崗位職位說明書和個人目標達成情況進行。
3.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度。將公司年度招商計劃層層分解到各部門和各區域市場,再細分到每個員工,對個人目標完成情況實行月度檢查、季度考核,對部門目標完成情況實行季度檢查、半年考核。
4.把考核結果作為衡量團隊建設和員工業績管理、培訓、晉升和薪酬管理的依據。
5.不斷完善企業的教育培訓機制,按照考核結果,建立績效反饋機制,努力幫助員工提升工作績效。
參考文獻:
[1]行金玲.研發人員績效考核指標體系與實證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12).
電子技術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在生產領域、工業領域以及航海天文領域中都有著一定的應用。隨著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技術的產品越來越多。通過對電子技術的應用加深了不同行業對于電子化的邁進步伐。針對目前存在的諸多問題,良好的應用前景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電子技術的應用領域也開始了新的標準從而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電子技術以及其設備的應用與發展。
二、電子技術應用設備的技術標準分析
針對電子技術的原理以及其應用領域的分析對于電子技術而言其應用設備應該必須滿足以下幾項技術標準并且成為未來的發展需要。
第一、電子技術的應用設備技術標準應該實現數字化所謂數字化是與模擬化相對應的。模擬化是自然界中獨立存在的也就是說模擬化是絕對的而數字化是相對的。但是數字化與模擬化之間有著非常大的差別。數字化的傳輸效率高而且傳輸的質量也高。在數字設備中其顯像能力更強并且存在一定的高精度識別能力。而模擬技術則是一種相對廉價的技術,雖然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的最多但是卻存在很多技術問題。因此,為了能夠滿足人們以及生產應用領域的需要,電子技術必須不斷的將應用設備以及技術標準向著數字化的方向發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數字化技術以及數字化設備的造價比較高。但是為了能夠實現數字化的發展進程河以通過技術手段不斷降低生產成本從而大力的推動數字化的發展。采用數字化設備以及數字技術以后河以從生產效率以及用戶體驗等多個方面得到提升。因此未來發展過程中,電子技術的數字化是一個大的發展方向。
第二、電子技術的應用設備標準應該實現環保化環保是目前世界的主要話題實現環保是各個行業都必須履行的業務。對于電子技術而言,由于電子技術的應用設備中,一般是屬于大功率的設備,因此在進行使用的過程中就會增加對于能源的使用。其中對于能源的使用中,電能的使用是最為常用的。所以在進行電子技術為基礎的設備的過程中需要重點考慮設備的電能使用效率。加強電子設備的功能性并盡可能的降低電能的使用效率。因此環保理念的深入應用逐步影響了包括電子技術的設備應用。因此在電子技術的應用設備中期主要的標準需要考慮環保因素。將能源的利用做到高效化從而在最大限度上實現對能源的節約。
第三、電子技術的應用設備標準應該符合高效化腿著技術的發展役備的更新,電子技術同樣面臨著考驗與挑戰。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實現高效化。其中對于應用電子技術而言通過不斷的集成與模塊化的技術應用,電子技術的設備也不斷向著高效的方向發展。因此在進行電子技術應用設備的應用標準分析的過程中需要重點考量電子技術的高效問題。將傳統的電子技術進行改良與發展從而不斷的進行模塊應用進而提高應用的效率。
三、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