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9-25 11:24:56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水利水電工程規程,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關鍵詞:小型水利工程 質量檢驗與評定 簡化運用
1.問題的提出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規程 》(SL176-2007)(以下簡稱《規程》) 指出:本規程適用于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質量評定,小型水利水電工程可參照執行。在實際工作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中往往是做不到“參照執行”,大多仍是“按照執行”,由于小型水利工程規模小,投資小的特點,其參建單位質量管理水平和技術人員素質較低但是卻按大中型水利工程進行質量檢驗與評定,最終出現的問題是資料混亂、失真,反而不利于施工質量控制。
筆者經過多年的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實踐,參與過不少大、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的核定核備工作,也積累了對《規程》理解和運用的一些工作經驗, 結合小型水利工程的特點,提出以下幾點關于小型水利工程在執行《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規程 》中的簡化運用,希望能在當前小型水利工程建設質量管理辦法的制度建設中起拋磚引玉的作用。
2.小型水利工程在執行《規程》中的簡化運用
2.1簡化項目劃分
2.1.1取消分部工程等級
《規程》規定:項目按級劃分為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單元(工序)工程等三級。由于小型水利工程建設內容都較單一,不同類型的單元工程數量相對較少,根據《規程》規定, 工程質量評定的基本元素是單元工程的質量評定、質量檢測資料核驗、外觀得分率和中間產品,只要以上4點均滿足《單元工程評定標準》(SDJ249.1~6-88)和設計文件的要求,略去分部工程是不影響工程質量的評定的。我們可以把小型水利工程視為1個單位工程,不劃分部分工程,略去分部工程質量評定的過程,單元工程在直接對單位工程的質量評定中加入分部工程的評定內容即可。以工程質量合格為例,用《規程》第5.1.3分部工程質量合格評定標準代替第5.1.4 單位工程質量評定標準中4個要件中的(1)即可,其它3個要件不變。如將某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視為1個單位工程,XX支渠基礎開挖,XX支渠漿砌石邊墻,XX支渠混凝土底板等為不同類型的單元工程組成整個工程的項目劃分,這樣,可省去分部工程質量評定與驗收等的不少工作,也有利于工程質量的評定。
2.1.2減少單元工程數量
一個工程單元工程數量的多少,特別是重要隱蔽單元工程(關鍵部位單元工程)數量的多少直接關系到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工作量的大小,故對于小型水利工程,單元工程的劃分更應該認真按照《單元工程評定標準》的要求好好地“參照執行”,以體現出其與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的區別。重要隱蔽單元工程(關鍵部位單元工程)的劃分,要嚴格執行“工程地質情況良好,無斷層、軟弱夾層等情況,地基開挖、地下洞室開挖一般不用劃分重要隱蔽工程,在主要建筑物的地基開挖、地下洞室開挖、地基防滲、加固處理和排水工程等才能有重要隱蔽工程,一般建筑物不得劃分重要隱蔽工程”的要求。對結構簡單、重復的小型工程(如渠道維修加固,農村人飲工程等),在不影響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可取得較完整的技術數據的情況下,提倡按數層(塊、段)劃分為一個單元工程,合理地減少單元工程的數量。
2.2 簡化工程外觀質量評定
工程外觀質量是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型水利工程也不應例外,但應作相應的簡化。由質量監督單位主持第一次工地質量工作會議,在會上通過技術交底, 討論該工程的技術標準和外觀質量評定標準, 確認工程外觀評定的方案。可采取適當刪減一些檢查檢測項目,降低抽檢數量的方式進行,如將檢查、檢測項目 “抽測25%,且各項不少于10點”的要求改為“抽測15%,且各項不少于5點”;也可采取不設檢測項目,僅設現場檢查項目并結合工程運行情況進行綜合評分的方式進行。明確由建設單位組織, 監理、設計、施工和運行管理單位各派1名代表共5人組成的外觀質量評定小組,人員的要求可具有助理工程師(原為工程師)以上技術職稱或相應執業資格。
2.3減少中間產品檢驗組數
中間產品的檢驗屬施工承包商的質量檢驗范疇,是質量把關的關鍵,其主要作用有2點:一是用于混凝土拌和質量的評定,二是用于指導施工。按《規程》規定,施工方需對砂石骨料、石料、混凝土及砂漿試件及混凝土預制件等中間產品進行檢驗,并應實行見證取樣,由質量檢測單位進行檢測出具檢測報告后,對檢測數據進行統計處理,最后再填寫混凝土拌和質量評定表。筆者認為混凝土試件質量的好壞對于實體工程質量來說并不具備代表性,因為試件的制件是經過較為規范嚴謹的取樣、拌和、振搗和養護而成的,而實體工程的施工中,特別是在施工技術員相對缺乏的小型水利工程混凝土的施工中,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通常都不能按試件制作成型的條件進行,如不嚴格按配合比下料,攪拌振搗不均勻,養護不到位等。另外,鑒于當前大多數小型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拌和物質量評定表的填寫不夠規范和嚴謹,施工中不能嚴格按照試驗報告成果進行的現象,筆者認為在小型水利工程中,應適當減少中間產品檢驗的組數,建議減少為規范要求值的1/2~2/3。對于混凝土質量的管理,應加強施工過程的技術指導和質量監督力度,努力做好事中控制,對于混凝土質量的檢驗,可在后期第三方檢驗中適當增加檢測的范圍和數量再加以評定。
2.4簡化工程質量監督報告
《規程》(SL176-2007)第5.3.7要求“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應按在關規定在工程竣工驗收前提交工程質量監督報告,工程質量監督報告應有工程質量是否合格的明確結論”,對于小型水利工程,建議改為按舊《規程》(SL176-1996)第5.2.6“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應在工程竣工驗收前提出工程質量評定報告,向工程竣工驗收委員會提出工程質量等級的建議”執行。因為小型水利工程點多、面廣、量大,當前的基層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監督力度遠不能滿足工程,質量監督機構也無法全面掌握工程的質量情況,要求質量監督機構給出工程質量是否合格的結論,似乎有點勉為其難,真正了解工程質量情況的應該是參建各方,特別是施工和監理單位,他們應該對自評的工程質量等級負更大的責任,而質量監督機構只能對工程質量等級提出建議,這樣,才更合理,更符合實際!
將現行的工程質量監督報告簡化為工程質量評定報告,既能達到相同樣效果,也可合理地減輕質量監督機構的工作和責任。其格式見表1。
3.結語
上述是根據《規程》和《評定標準》, 在不違反國家強制性標準的前提下,參照《規程》的核心內容, 對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的一些簡化運用。簡化后所形成的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資料,以及工程質量評定報告, 完全表述了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情況和質量監督情況, 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上以觀點可供從事小型水利工程質量檢驗與評定的各參建單位和質量監督機構參考。
參考文獻:
[1]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規程(SL176-2007.
關鍵詞:遵循原則技術標準交通網絡實際案例
中圖分類號: TV 文獻標識碼: A
水利水電工程現場交通規劃的任務是正確選擇現場主要運輸和輔助運輸方式的線路,合理規劃和組織現場運輸,使形成的交通網絡能適應整個工程施工進度和工藝流程的要求。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現場交通規劃對當地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科技的進步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是保障工程順利按時完工的重要部分,因此在現實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一、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現場交通規劃遵循的原則
水利水電工程在施工中有著其獨有的特點,因此其施工現場
應遵循的原則也與其他工程的實施不同:
(一)保證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現場與現有的水利工程的銜接
與交流。
(二)根據施工任務的計劃進行施工,按照施工實際控制運輸量和運輸強度等各項技術指標,并在施工時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三)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現場交通臨時線路在滿足工程施工
和運行要求的前提下可適當降低標準。
(四)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現場的交通道路的防洪標準應與施
工總布置一致。
(五)施工和用料應遵循就近原則,方便運輸和管理。
二、 水利水電工程現場交通規劃應該遵循的技術標準
水利水電工程現場交通規劃具有其自身的特殊特點,所以必
要就具有其特有的特殊要求。水利水電工程現場交通規劃的技術標準的存在,在進行交通規劃時具有很好的參考借鑒作用。對促進水利水電工程的順利開展和完工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現場要注意形成速度,結合水利
水電工程施工現場的特點,應在原有行車速度的基礎上減慢,保證工程的施工不受影響。具體的實施標準為一級公路為30千米/小時,二級公路為25千米/小時,三級公路為20千米/小時。
(二)水利水電的施工要充分考慮到當地的交通狀況,汽車
自身的特性以及道路的等級條件等因素綜合決定了一段公路的最大縱坡,輕巧的小客車的行車速度受縱坡的影響較小,而載重汽車受縱坡的影響較大,施工中縱坡角度越大將影響到載重車輛的行車速度,造成交通的阻礙。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現場的交通規劃要充分考慮到各種車輛的爬坡性能,確保車輛可以順利安全行駛,這樣才能確保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原料供應和交通順暢,最終進行更合理的規劃,保障工程按時完工,當地經濟快速發展。
(三)在平曲線半徑的選擇上也應充分考慮施工現場的交通
情況,對于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應盡可能選擇較大的平曲線半徑,只在施工現場條件受限的情況下才用較小的曲線半徑。水電工程施工的交通路段位于深山峽谷地區,交通狀況以載重車輛為主,載人車輛較少。因此選擇較大的平曲線半徑也能減小施工的難度,同時對當地的交通狀況的影響較小。
(四)平曲線半徑的高度設置方面也應注意,不設超高的平
曲線最小半徑,有利于安全方面的考慮,對保障水利水電工程按期安全進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嚴格做到每一點,才能獲得最終的勝利。
(五)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也應注意交通的安全距離,確定
好相應的停車視距和會車視距,一般來說,水電工程的施工場所路面的等級較低,采用過渡式及低級路面狀況的附著系數為0.3。
(六)施工中注意豎曲線的設計,豎曲線的最小半徑和最小
長度由三個要素決定:緩和沖擊;時間形成要足夠;滿足安全視距的要求。做到這些基本要求,才會更好地做好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現場的交通規劃。
三、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現場交通網絡設計
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要注重現場交通網絡的設計,規劃合理
的用料運輸路線,形成科學合理的場內交通網絡:
(一)注意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交通銜接,保持施工現場與
交通干線的通暢。保證施工用料能順暢地運輸到施工地點或倉庫。
(二)施工現場內部的交通干線應盡量直接便捷,提高運輸
的效率和施工的效率。
(三)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現場的內部交通網絡應相互連接,
形成網狀交通系統。
(四)施工現場應避開居民生活和工作的區域,并且應距離
居民生活、工作區及潛在威脅區域一定的距離,同時施工的交通干線之間應避免交叉,以免干擾施工作業。
(五)選擇合理的兩岸之間的聯系點,盡量利用當地的地形
進行施工布局,最大程度較小工程量和投資量。
(六)在生產施工時應注意交通規則,對施工現場的交通進
行合理的規劃。
(七)施工現場內的公路要進行合理的規劃,應區分出綠化
帶、堤壩等滿足防火防洪的需要。
(八)、合理利用當地地形較少工程量,利用兩岸壩坡修建上壩公路。
四、三峽工程實際案例
三峽工程的順利開工和成功修建,直至順利竣工。這其中,合理的交通規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面簡要分析一下三峽工程施工過程中成功的交通規劃。
(一)水運為主公路為輔運輸方案。改方案施工用料以水路運輸為主,生活物資等采取就近原則由當地供應并采用公路運輸。當地不便取得的其他物質采用水路運輸。
(二)鐵路為主公路水運為輔運輸方案。而施工中所用的物資則大部分由鐵路運輸,經過一個中轉站直接運輸到工地。能就近取材的物資采用公路運輸。三者結合滿足水利水電施工現場的需要。
通過三峽工程的實例,我們可以得出一些結論。一項水利水電工程能否順利開工,能否順利竣工,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決定的。而施工現場合理的交通規劃也顯得較為重要。只有對施工現場所有的交通線路進行了合理有效的規劃,才能保障一項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和建設。合理而有效的交通線路規劃,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的建筑效率,節省工期,節約建筑成本,提高工程效益。為當地創造更多的財富,最終達到建設這項水利工程的最終目的。造福于群眾,是修建水利水電工程的終極目的。
參考文獻:
[1]朱衛軍肖邦里丁曉文.水利水電工程場內交通規劃研究.人民長江.2001(32).
[2]楊五喜肖康朱躍華.水電站施工的交通分析.西北水電.2008(3).
[3]杜三林.層次分析法在對外交通運輸方案選擇中的應用.人民長江.2000(12).
關鍵詞:小型水利;水庫設計;規劃設計
中圖分類號:TV文獻標識碼: A
一、工程案例
1.地理概況
某某縣位于湖南省東部羅霄山脈西側;西北接枚縣,西南鄰安仁,東南毗炎陵縣,東部與江西省的寧岡、永新、蓮花縣交界;地理坐標:東經113度20分一113度65分,北緯26度30分一27度7分之間,總面積為2500 km2, 山地面積占51.69 %。武功山綿亙于西北,萬陽山蜿蜒于東南,地勢朝中部、西南部傾斜,形成一個三面環山,朝西南敞開的丘陵性盆地。
2.地形地貌
該縣屬南方丘陵山區,境內諸山均系羅霄山脈所派出。山地海拔平均高度在500m以上,最高1405m,最低50m。地形呈北高南低,東高西低之勢。
3.水文
該縣境內有沫水貫穿南北,82條江溪呈扇形匯入沫水。主要支流有茶水、挑水、漚江、文江。該縣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境內四季分明,年均降雨量1370.2毫米,境內控制集雨面積2494.1 km2。平均年降水總量37.1億m3,地表水20.18億m3,此外,還有客水23.02億m3,地下水3.16億m3,水資源較豐富。年平均蒸發量為1482.1mm。
4.植被與主要農作物
該縣土地面積392萬畝,其中耕地42.86萬畝,林地221萬畝,可放牧草地90萬畝,其他38.14萬畝。土地肥沃,水源充沛。該縣木材蓄積量達120萬m3,其中主要是杉木、松木、闊葉林等。主要農作物以水稻為主,旱作物主要是柑橘、紅薯、大豆等。
二、工程規劃設計
根據該縣工程所起的作用不同,分為水源工程、輸水工程、田間工程、附屬建筑物,以下對各工程設計、布置情況逐一介紹。
1.水源工程規劃設計
1.1人工降雨
旱災是某某縣主要自然災害之一,干旱時段是每年6一10月。公元338--1949年的1612年中,有記載的較大旱災132年(含水旱交侵26年)占總年數的8.3% 。1950-2009年的60年中,有25個旱災年(含水旱交侵7年),占總年數的41.70% 。由于“天有不測風云”,人工降雨不時采用,以緩解旱情。
1.2水源涵養林
水源涵養林一般地處較高位置,相當于在山上建了“森林水庫”。完全可以實現自流灌溉,減少了修建提水灌溉設施支出。具有灌溉自如,節約能源、工程費用及管理費的優點。
1.3“土壤水庫”
土壤水庫對某某縣有借鑒作用,該縣農民歷來都有翻耕田塊的習慣,增加土壤含水量,蓄水保墑,采用覆蓋地膜,以防土壤水分蒸發,都是利用“土壤水庫”的成功范例。因此某某縣可在適當的地方開辟多功能、高效益的“土壤水庫”。
1.4取水工程
1)無壩引水
該縣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降雨相對比較豐富,在受人為影響較小的偏遠地方,植被茂盛,水土流失較輕,大小溪流常年有相對穩定的基流。丘陵山區地形,存在大量灌溉水源相互獨立的小面積灌區,無需修建具有調節庫容的水庫,采用無壩取水工程較多。
2)攔河壩
①沖沙孔設置
在實際工程中,每一條河流總會挾帶泥沙,許多已建小型攔河壩大部分只考慮奎高水位以滿足下游地區農田灌溉,工程長期運行使原河床拓展較寬,能夠滿足泄洪安全,而沒有考慮建壩后上、下游泥沙沖淤平衡,沒有設置沖沙底孔。在進行舊壩改造時,由于氣象水文地質等數據沒有或不全,盡量不要縮窄壩寬。為了能保持河床平穩運行,無孔壩必須增設沖沙孔,采用固定閘門或活動疊梁閘門控制運行。
②梯級小攔河壩規劃
由于該縣屬丘陵山區,有的地方沒有條件修建蓄水工程,小面積灌區大量存在,由于該地區梯田之間落差較大,又有豐沛降雨,同時還有地形、地質、水土保持、植被等有利于水源涵養可靠因素,絕大部分河流(溪流)有長期穩定的灌溉基流。另外,天然降水量時常分配不均,干旱時有發生,又存在回歸水利用問題。可以采用建梯級小攔河壩引水灌溉,見圖4.6。建壩材料一般采用漿砌石或者混凝土。其特點庫容通常很小或者沒有,工程量小,比較適合經濟薄弱、灌溉面積較小、地形地質條件不適合建大壩的地方。
3)水閘工程
由于該縣小型取水工程通常遠離農戶居住區,地處偏僻,交通不便,管理困難,加之丘陵山區河流坡降大,降雨時,河道水流陡漲陡落,泄洪安全尤為重要,同時又必須考慮保證一定農田灌水時間,可設簡易水力自動翻板鋼閘門與直升式平板閘門組合水閘,既可防洪,又可引水灌溉。在丘陵山區,1000畝以下小面積灌區大量存在,每一次灌水時間較短,工程實踐證明,這種不同閘門組合式水閘,較好地解決了泄洪安全與灌溉的矛盾。
4)水庫灌溉水溫與工程措施
該縣氣象資料表明高溫灌溉水少見。而低溫灌溉水倒較常見,主要原因有氣候變化和人為因素。其中人為因素又主要是人為設置拉桿鑄鐵底孔閘門,見圖4.12和圖4.13,取水庫底層低溫水灌溉。
2. 輸水工程規劃設計
2.1引水工程規劃設計
1)設計引水流量的確定
由于小型灌區資料缺乏,技術力量不足,編制灌水模數圖比較困難,因此在推求渠道的設計引水流量時,可根據相似灌區典型年作物需水高峰期的最大灌水定額和灌水延續時間來確定,其計算方式為:
式中:a―主要作物的種植比例(%),灌區以種植水稻為主,通常取a =100070;
A―渠道的灌溉面積(畝);
e―典型年水稻用水高峰期的日耗水量,根據調查,取e=ll mm;
t―每天灌水小時數,自流灌區取t=24h,提水灌區取t=21 h 。
η―渠系水的系用系數,灌區灌排渠道改造全部采用硅防滲襯砌,防滲效果好,輸水損失小,水的利用系數較高,可取n =0.7 , 以設計流量作為渠道設計依據。
2)渠道橫斷面設計
渠道橫斷面設計的主要內容是通過水力計算確定渠道橫斷面尺寸。渠道按明渠均勻流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V―渠道平均流速,mls.
C―謝才系數;
R―水力半徑,m;
ι―渠底比降。
2.2排水工程規劃設計
1)排水溝流量的確定
采用平均排除法計算,設計暴雨標準為十年一遇,3d暴雨(200--280mm ) ,3d排至作物耐淹深度。由于該縣地形復雜,各地情況不同,需采用不同公式計算。
①平原區旱地設計排澇模數計算公式:
式中:q、一旱地設計排澇模數Lm3 /(s 。 km2 )]
T一排澇歷時(d)。
3.田間工程規劃設計
根據該縣地形屬丘陵山區,絕大部分農田是梯田,田塊至少有一側方向是臨空面,比較容易解決農田排水,主要問題是解決引水灌溉;該縣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積不到0.8畝,為了少占耕地,采用灌排分渠布置較少。絕大部分灌排渠系采用灌排合渠。下面提出設置渠、田、林、橋涵、路的一般要求。
①渠:引水渠盡量布置在位置高的地方,以利增大灌溉面積,在丘陵山區地區,支渠沿等高線走向。
②田:田面要求平如鏡,使田塊水深均勻一致。
③林:在風沙區,農田防護林顯得非常重要,其設置應按照國家現行標準,結合灌排渠溝布置進行布設;在田間機耕道一般不設林帶,以防遮擋陽光,影響作物光合作用。
④橋涵:為滿足生產和交通需要,在路渠交叉處設置橋涵,。各級渠道上的橋涵具有量大、面廣、形式類似、跨徑小、標準低等共同特點,適宜采用定性設計。橋面板盡量設計平整以利出行方便,寬度同路面寬度,其他尺寸通過過水流量、結構計算確定。
4.附屬建筑物規劃設計
根據某某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實際,附屬建筑物規劃設計主要敘述:1)陡坡與跌水;2)渡槽;3)擋土墻;4)反濾層;5)下水槽;6)倒虹吸管;7)伸縮縫和沉降縫;8)便民設施;9)沉沙池;10)退水建筑物;11)量水設施。
結束語
灌區經過農田水利工程改造后,耕地能排灌自如,早澇保收;田間道路的修建,便利了耕作,提高了機械化水平和集約化程度;水土涵養林建設力地改善生態環境,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大大改善;耕地利用的經濟效益明顯會主義新農村生產、生活更加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慶華.概述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工程建設規劃【M].上海: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一)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管理
水利水電工程不僅是一門學科,也是一項大規模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龐大的財政作為基礎,對人們有利的基礎設施建設活動。其涵蓋范圍相對比較廣,包含測繪、設計、勘探等多種工程,同時也是全面的理科人為項目。
(二)施工規劃
施工規劃實際上就是在完全進行施工建設之前切實做好工程的設計規劃工作,也就是說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水利水電工程作為一項有利于人們群眾的大型復雜工程,這就需要在進行實際施工之前,工程管理者與施工人員提前做好環境的勘察,掌握施工周圍的實際情況,盡可能保障施工不破壞周圍的地質結構,最大限度的降低對自然的破壞,避免出現大規模自然災害。
二、施工規劃的意義
水利水電工程是一項規模大、工序多、專業性強以及涉及范圍廣的大型生產化工程,也是一項錯綜復雜、內外聯系的工程項目。那么如何把設計輔助行動,怎樣科學的管理與建設工程項目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與經濟意義。由于我國地域比較遼闊,各地的地理條件差異比較大,施工工程的建筑形勢也大不相同,施工條件也千變萬化,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施工特點。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由于受到水文以及地質結構的制約,施工具有一定季節性,地形復雜,使得施工技術要求也比較高,還有很多處在偏遠山區,運輸不是很便利,使得施工條件變得更加艱難。經過多年實際施工證明,施工規劃已經逐漸成為水利水電工程管理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工程編制投資估算、招標以及總概算的重要依據,是施工方控制施工資金的重要保障,是施工管理與施工建設的指導性文件。因此,做好施工規劃對水利水電工程具有重要作用,在正確的選擇壩址、壩型、布局設計方案,合理的進行施工,保證施工質量,從而縮短周期、降低施工成本以及提高經濟效益方面都有重要意義。
三、水利水電工程管理中施工規劃的作用以及主要內容
水利水電工程在引入相對比較有競爭性的招標之后,工程建設過程需要很多合同共同作用才能進行組織實施,施工單位應該依據工程進行合理分標,并且要擇優選擇多家相對比較優秀的單位來實施工程。那么,施工規劃的基本內容就是讓工程可以最大限度的發展工程的能動性。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充分表現競爭機制。應該依據招標時候所了解的市場信息、基礎資料以及工程建設的實際要求來合理的進行施工規劃,以招標方案為基礎,從而落實施工方案以及工期,并且對合同管王吉棟黑龍江水運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黑龍江哈爾濱150026理以及施工工程進行全面的安排與規劃。在實際的編制過程中,應該處理好合同干擾以及銜接的問題,進一步表明合同的責任與義務,避免出現賠償事件。進行施工規劃的基本內容:市場信息和基礎資料、合同劃分與組合、導流施工、主體施工前的邊界合同條件、主體施工、交通運輸施工、工廠設施施工、總布局與區域劃分施工、分標進度與總進度施工、施工標準與施工規范。一個完善的施工規劃最主要的就是能夠對施工工程進行劃分與合同組合方案設計出相對比較合理的規劃。水利水電工程是否分標以及怎樣分標應該取決于工程的構成情況和每部分工程量的多少。通常情況樞紐是由分散布置的多線工程組成,各個組成部分工程量大時,最好進行分標段招標,工程量較小不易分標。分標方案的選擇要與工程特點相結合,從施工方法、布置、進度等方面對各標段進行比較并分析,進一步完善優化擬定的分標方案,爭取提出一個工期短、施工方案合理、銜接良好、管理方便及經濟效果最好的分標方案。依據之前已經選擇的分標標準以及方案進行系統的分析,明確每個分標之間的銜接關系,確定關鍵路線。并且對每一段施工工程都進行合理的規劃與布置,最大限度體現施工方的施工意識,此外想要切實的做好施工規劃工作,不能缺少水電、造價、機電、業主以及相關勘測部分的密切配合。
四、水電工程建設管理中施工規劃工作的注意事項
第一,水利水電工程是一種比較復雜專業性比較強的工程,因此做好施工規劃工作就變的尤為重要,在進行施工之前,施工企業應該在建設之前對施工場地進行勘察,并且在施工過程中,進行施工規劃的時候必須做到實事求是,不可以為了追求經濟利益和美觀效果規劃不符合實際的施工方案。
第二,在進行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相關部門應該做好施工質量監測,并且每時每刻都要關注施工的情況。一旦出現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嚴格的懲罰,建立一定的監督管理體制,并且在建設的過程中盡可能的使用綠色環保材料,以便于減少環境污染問題,減少霧霾的出現。
第三,在施工過程中應該切實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從而保障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者的人身安全,為我國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提供安全保障,提高施工的質量與水平。
五、結束語
【關鍵詞】水電水利工程;環境保護;設計規范
前 言
水能資源是我國可再生能源中既清潔又沒有污染的一種資源,隨著我國對生態文明社會建設的深入,水電水利工程建設逐漸成為促進我國經濟建設的又一大工程。在我國,水資源有著十分豐富的儲藏,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水資源占全國的82%以上,耕地占36%,水多地少;長江以北地區,耕地占64%,水資源不足18%,地多水少,共中糧食增產潛力最大的黃淮海流域的耕地占全國的41.8%,而水資源不到5.7%。在水電水利工程的建設中一定不能“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1、水電水利工程建設對環境的促進作用
1.1對經濟的促進。利用水力發電是近年來我國供應電的一種新型手段,對自然界中的地下水和地表水進行利用和發電水水電水利工程建設的本質目的。水電水利工程的建設不僅使我國的水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實現了南水北調等大批水利工程,還使得我國的電能得以保證。從古代開始,我國就開始興建了水利工程,水利工程的建設不僅可以供電、供水、防洪,還為我國的航運和港口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例如,在許多水資源豐富的地區,我國修建了許多大壩,大壩的建成促進了當地的發電工程,也帶動了當地旅游業和養殖業的發展,從整體上提高了當地人們的生活水平。
1.2對生態環境的促進。水電水利工程是一項非污染的工程建設,水電開發自古以來就在水利建設中發揮很大的比重,因此水力發電開發出的是一種既不會枯竭也不會污染的清潔能源,與其他工程建設相比,水電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可以說是很小,在今后的發展中,水電水利工程很有可能會取代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此外,與我國傳統的發電模式――建火電站相比,水電水利建設具有十分顯著的特點,如污染環境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緩溫室效應和酸雨危害、可以很好的平衡我國煤炭資源北多南少的使用壓力。
2、水電水利工程建設引發的環境思考
水電水利工程的大力興建,使我們看到了它帶來的巨大利益,同時也使我們看到了水電水利興建之后的一些隱患。
2.1對水電水利可能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認識不夠。由于大氣環流的影響,我國是河流始終存在著一種矛盾,那就是豐枯徑流。因此,在很早的時候,人們就意識到要充分的利用水資源就必須興建大壩,目的是為了提高某一地區的水位,使當地水的庫存量滿足生活和生產的需求。然而,興建大壩卻也給我國帶來了另一種問題,即興建大壩就必須占用到大量的土地資源,使原來的河流改變流向,這就有可能引發一些新的環境危機,而人們對這些危機的認識還不夠。
2.2對水電水利工程建設引起的環境問題進行影響評價的工作不到位。目前,在全國各地興起的水電水利工程項目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但是更多的人把焦點聚集在水電水利工程建設可能帶來的利益上,卻少對其可能會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進行評價工作。此外,還存在這樣的情況,即即使有些人對水電水利工程做了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也都是發表一些報喜不報憂的事情。對于水電水利工程可能造成的壞影響不愿意深究。
2.3沒有制定詳細的環境設計保護規范。在我國,水電水利工程的開發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期,但是就其發展來說還是不太完善的,許多地區的水電水利工程沒有制定詳細的環境設計保護規范。隨著十以及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我國更是把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并重的方針提上日程。對于水電水利工程的環境設計保護規范應該涉及到水電工程環境經濟學、改善水電工程環境經濟的動力分析、水電工程環境保護費用與效益分析、水能稀缺資源與環境保護動態費用分析等一些重要內容和課程。只有制定了完善的保護制度,人們才能更好的遵守這些設計保護規范。
2.4決策者和執行者缺乏長遠的目光。一般水電水利工程的決策者是政府部門的人員,而政府部門在進行水電水利工程項目建設的決策中,往往對全局的發展看不清,其下達的關于建設的法律法規等并不具有長遠性,而執行者在建設的過程也缺乏同樣的敏銳性,所以直到目前為止,我國的水電水利工程環境保護設計規范還是存在一定的漏洞。
3、完善水電水利工程環境保護設計規范
2006年,張光斗、錢正英兩院士對三門峽水利樞紐泥沙問題的影響做了令人震驚的報告,在報告中,兩院士指出了三門峽水利樞紐對潼關的負面影響。雖然兩院士只是很淺層面的提出了若干問題,這卻在我過掀起了不小的風浪。人們從這些細微飛可能中看到了水電水利工程可能存在的更大隱患。因此,針對水電水利工程中存在的以上問題,我國制定出了更加完善的水電水利環境保護設計規范。包括施工中的設計規范和環境評價體系的設計規范。
3.1水電水利工程施工中應遵守的環境設計規范。按照事前規劃的土地范圍進行嚴格的施工,施工中的拆卸前提是不對環境造成污染,完工后要盡量恢復當地的土地;對于污水的排放要按照水資源保護的標準,進行合理的處理,杜絕未經處理直接向水中排放污染物的行為;有計劃的對施工中的棄渣進行掩埋和處理;合理分配施工時間,盡量減小施工對周圍人們帶來的不便影響;對于施工中可能產生的有害氣體,要利用消煙除塵的方式加以解決和排放,例如施工中對設備或車輛汽車尾氣的處理,可以在車輛后端安全尾氣處理凈化器;水電水利工程興建之前,要事先考察附近有無重要文物古跡,如果有的話要與當地的文物保護局做好溝通,做好對文物古跡的保護。
3.2加強水電水利工程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與國外的水電水利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相比,我國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的差別。為了加強該項工作就要加強對施工過程中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建設和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環境影響的評價。目前,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國的水電水利環境影響評價體系也在逐年規范,因此對工程建設前期階段進行的環境影響評價、竣工后進行評估是十分必要的。在今后的水電水利工程建設里,人們應該嚴格按照環境設計規范來進行施工和建設,對于施工中出現的不利因素和想象要及時的報備并加以解決,對于工程建設完后可能出現的環境問題要預先設想,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為以后的水電水利工程更好的建設提供借鑒和經驗。
結 語
水電水利工程建設與環境建設是息息相關的,水電水利工程的開展和建設,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環境的建設,但是多多少少也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小的影響。為了規范水電水利工程的建設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在逐漸的發展中,我國制定了一些水電水利工程環境保護設計規范。除了要在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加強監督和管理之外,重要的一點是要加強施工人員的環境保護意識,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完善我國的水電水利工程建設。
【參考文獻】
[1]賈洪濤,張鵬飛,李光輝.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淺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