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9-27 09:59:20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環境衛生整治標準,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各區委、縣委,市委各部委辦,市級國家機關各黨組(黨委),各人民團體黨組,市屬各總公司、高等院校黨委,各區縣財政局:
一、根據人發〔1998〕56號文件精神,經研究決定,自1998年7月1日起,適當調整因癱瘓等原因生活長期完全不能自理離休干部的護理費標準,由51元調整到100元;
二、護理費標準調整后,我市原京組通〔1995〕32號、京組通〔1996〕44號文件規定發放的護理補助費繼續執行;
三、調整護理費標準所需費用,機關、事業單位及企業按原渠道開支。
問:據說喝桃花茶可以美容,但是我喝完后總是會腹瀉,這是為什么呢?喝桃花茶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答:現代藥理研究發現,桃花中含有山柰酚、香豆精、三葉豆苷等有機化合物,這些物質能疏通經絡,擴張末梢毛細血管,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皮膚營養和氧供給,滋潤皮膚。桃花中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這些元素能防止黑色素在皮膚內慢性沉積,可有效地清除體表中有礙美容的黃褐斑、雀斑、黑斑。桃花中還富含植物蛋白和多種呈游離狀態的氨基酸,容易被皮膚吸收,對防治皮膚干燥、粗糙及皺紋等都有益處。
不過,桃花性寒,而且有通便的作用,用它泡茶有幾點必須注意。一是不可過量。市場上出售的桃花多為干品,泡茶時每次5~6朵即可,不可過多。二是不可久服。《本草綱目》稱:“桃花,藥性走泄下降,利大腸,用以治氣實人病……但久服會耗人陰血,損元氣”。三是桃花有活血的功效,月經量比較多的女性最好不要服用,月經正常的人,在經期也不宜服用桃花。
環境噪聲的標準是多少?
問:多大的聲音被稱為是噪聲?環境噪聲的標準是多少?
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凡是影響人們正常學習、工作和休息的聲音,凡是人們在某些場合“不需要的聲音”,都統稱為噪聲。如機器的轟鳴聲,各種交通工具的馬達聲、鳴笛聲,人的嘈雜聲及各種突發的聲響等,均稱為噪聲。
人在休息的時候,最適宜噪聲環境是35~45分貝。人在工作的時候,體力勞動最適宜噪聲環境是50~60分貝,文字工作或者其他需要安靜的工作,以不超過50分貝為最舒適。當噪聲超過65分貝的時候會使人感覺到煩躁,當噪聲超過70分貝的時候人會變得暴躁,當噪聲超過75分貝的時候,人的神經系統將會受到影響,當噪聲超過85分貝的時候,人體的各個機能都會在噪聲之中受到影響,并且容易引發疾病。因此在理論上,85分貝以上的噪聲,會對人體產生嚴重影響。
吃了韭菜為什么會腹痛?
問:為什么我有時候吃了韭菜后會覺得肚子疼?吃韭菜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腸胃消化功能不太好的人,進食韭菜后會常出現腹痛、腹脹等不適,這是因為韭菜氣味辛辣,屬于刺激性食物,對胃腸黏膜刺激很大。另外,韭菜含纖維多且粗糙,不容易消化。未消化的韭菜在胃腸道里發酵,容易產生胃酸和氣體,可引起腹痛腹脹、反酸噯氣等癥狀。所以胃腸功能較差或有胃部疾病(如胃炎、胃潰瘍)的人,不宜多食韭菜。
食用韭菜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韭菜屬辛溫助陽之品,脾胃虛弱,消化不良,以及咽痛目赤、口舌生瘡者不宜食用。
2.夏天不應多食。夏日韭菜多老化,纖維多而粗糙,不易被吸收,而且夏季胃腸功能降低,多食會引起腹脹或腹瀉。
3.食用時不應加熱時間過久。韭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族,加熱能使這部分成分被破壞,加熱時間越久,破壞越多。
4.不應生食韭菜。韭菜食用部分離地面較近,常被微生物、寄生蟲卵污染,且分株較多,不容易淘洗干凈,故不宜生食。
血鈣正常就表示不缺鈣嗎?
問:血鈣正常是否就表示沒有缺鈣的情況?
答:血鈣并不能準確反映機體的鈣營養狀況,也就說,血鈣正常不代表沒有缺鈣的情況。
正常情況下,人體內鈣在骨骼-血液-軟組織之間運轉,維生素D和一些激素共同維持這一動態平衡。體內的鈣大部分以磷酸鈣和碳酸鈣的形式儲存于骨骼中。血鈣的濃度受著嚴格的調控而保持穩定,在正常情況下只在很狹窄的范圍內波動。當人體中血鈣濃度下降時,機體就會動員骨骼中的鈣進入血液,這時血鈣增加,以維持正常需要。由于這種作用,使缺鈣者的血鈣仍維持正常。當然,當缺鈣已超出人體血鈣自穩系統的調節范圍時,血鈣也會降低,從而引發一系列癥狀。
所以,要判斷是否缺鈣,血鈣并不是唯一標準,還要看是否出現鈣缺乏的癥狀,必要時進行骨密度測量。
服用葉酸有副作用嗎?
問:服用葉酸有什么副作用嗎?
答:葉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一般來說,成人服用葉酸制劑,超過最低需要量(每天50微克)的20倍也不會引起中毒,超出的部分均從尿液中排除體外。但是,服用超大劑量的葉酸,也可能產生一些毒性作用。
研究發現,口服350毫克葉酸可能會影響鋅的吸收,從而導致鋅缺乏,對于懷孕的婦女,可能造成胎兒發育遲緩,低出生體重兒增加。對于癲癇病人來說,大劑量的葉酸能干擾抗驚厥藥物的作用,從而誘發病人驚厥發作。另外,缺乏葉酸會造成巨幼紅細胞貧血,此類病人往往合并有維生素B12缺乏,如果此時病人服用大劑量的葉酸,可能干擾維生素B12缺乏的早期診斷,導致嚴重的不可逆轉的神經損害。
色盲能治嗎?
問:色盲能治好嗎?
一、目標要求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打造幸福為目標,堅持把環境建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按照“政府主導、屬地管理,統籌安排、綜合治理,整體聯動、重點突破,全民動員、社會參與”的原則,大力開展城區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達到衛生整潔、環境優美、交通暢通、設施優良、秩序井然的工作目標,促進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
二、整治范圍
對城區建成區范圍內環境衛生進行綜合整治,針對目前城區存在的主要問題開展“十大”整治行動,今年重點實施“五個三”整治工程,即:三條干道、三處小區、三處公園、三處廣場、三個重點區域。
三、主要任務
(一)視覺污染整治行動
主要內容:規范整治戶外廣告、標識立牌、門頭牌匾;清除亂貼亂畫及墻體廣告、“窗花廣告”和擅自設置的“小廣告”;拆除門前搭建的簡易棚房、道路兩側違章亭棚。
整治標準:重點范圍內破損廣告牌、未經批準擅自設立或與經營內容不符的廣告、亂貼亂畫小廣告牌基本清除;陳舊、污損的戶外廣告進行更換或拆除;簡易棚房、違章亭棚、占路亭體、破舊遮陽篷等基本拆除;杜絕道路兩側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掛亂曬等有礙市容觀瞻現象。
牽頭單位:市城管執法局
(二)環境衛生整治行動
主要內容:垃圾桶、果皮箱專項治理;保潔專項治理;公廁集中整治;路、西路、北路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集中清理;改善環衛車輛車況;提高環衛工人待遇。
整治標準:統一垃圾箱制作和設置標準;增上垃圾箱和果皮箱,達到市基本要求;逐步實現垃圾箱退路;公廁數量逐步達到部頒標準,設施水平達到一類標準;無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亂堆亂倒現象,無衛生臟亂死角;城區主干道、重點區域、機械化清掃率提高。
牽頭單位:市城建局
(三)園林綠化水平提升行動
主要內容:對行道樹進行補植、更換,增設綠地護欄;提升部分道路兩側、接點、公園和廣場的綠地面積,打造綠化景觀。
整治標準:重點范圍綠化注重造景藝術,按時進行修剪造型,通過見縫插綠、拆違補綠、拆墻透綠、園藝植綠、全市增綠、全民護綠,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綠,色彩豐富、層次鮮明的城市景觀。
牽頭單位:市城建局
(四)市政道路整治行動
主要內容:集中整治道路坑洼不平現象,井蓋、雨箅子缺失損壞現象,人行道面包磚塌陷、缺損、棱角不齊現象,道路路名牌損壞,標志不規范、不整潔現象,排水管道不通現象;對和威海路部分路段進行大修。
整治標準:道路路面平整,無坑洼;井蓋、雨箅子等齊全、無缺損;人行道面包磚無塌陷、缺損,棱角整齊;道路路名牌齊全、規范、整潔;排水管道通暢,無污水跑冒;護欄整潔,照明完好。
牽頭單位:市城建局、市交通運輸局
(五)交通秩序規范整治行動
主要內容:治理人行道、車行道違規停車行為;制止車輛、行人亂闖紅燈;規范客運出租車市場。
整治標準:1.禁停路段內無車輛亂停亂放,準停路段車輛按秩序停放;無牌車輛上路,車輛和行人不守信號燈等現象基本消除。
牽頭單位:市公安局
2.主干道非法營運的“黑出租”和非法“摩的”得到有效治理,客運出租車市場井然有序。
牽頭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六)建筑立面整修行動
主要內容:規范主要干道建筑立面色彩;清洗玻璃幕墻;整治建筑立面污損。
整治標準:建筑立面整修實現色調協調;空調室外機護罩簡潔規范,墻體整潔,門臉美觀,圍墻完好。
牽頭單位:市城建局
(七)環境污染整治行動
主要內容:整治熱電、熱電、集團等企業粉煤灰場揚塵污染;集中治理機動車排氣污染,查處黑煙車。
整治標準:熱電、熱電、集團等企業揚塵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城區黑煙車明顯減少;加油站油品質量全面升級。
牽頭單位:市環保局
(八)居民樓院綜合整治行動
主要內容:對重點居民樓院實施硬化、綠化、亮化完善工程;清理亂貼亂畫;物業管理水平提升。
整治標準:重點居民樓院實現整潔優美、和諧宜居。注重規范、整潔、方便、實用,達到社區干凈整潔,服務設施齊全,庭院綠化優美,環境舒適宜居。
牽頭單位:市房管局
(九)建筑工地整治行動
主要內容:規范建筑工地圍擋和物料堆放;治理渣土亂放亂埋現象;治理施工工地揚塵。
整治標準:建筑工地圍擋整潔美觀,物料堆放整齊有序,建筑渣土覆蓋嚴密、運輸封閉,無施工揚塵。
牽頭單位:市城建局
(十)占路經營整治行動
主要內容:集中整治流動攤點、室外經營、占路經營問題;解決早夜市漲市,市場周圍攤點管理混亂問題。
整治標準:1.路商戶全部退路入室;路、路禁止店外經營;嚴重影響交通和市容環境的占路經營行為全部取締。
牽頭單位:市城管執法局
2.早市,中路、路夜市和路市場嚴格按照規定時間開閉市;劃定早夜市和城區市場的經營區域,逐步將市場周圍攤點全部劃行入市。
牽頭單位:市市場發展局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職責。成立城區環境整治行動指揮部,副市長任指揮長,有關部門和單位以及相關街道辦事處、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組和十個專項工作組。各牽頭部門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制定專項整治工作細則,逐一明確責任單位、目標要求、整治措施和完成時限,采取得力措施,確保按時完成各項整治任務。各街道(經濟開發區)要認真做好所轄居民區和沿街門面的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根據市統一要求,對城區主要路段進行劃片分段,衛生責任落實到市直各單位,并簽訂責任狀。市文明辦要深入開展“我與我的城市共美麗”活動,組織全市干部職工開展義務勞動,集中開展衛生清理,提高全民的衛生保潔意識。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的城市建設管理理念,圍繞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的現代化省會城市中心城區”的目標,堅持“政府組織、屬地管理、部門聯動”方針,以“爭做文明市民,爭創文明單位,建設文明環境”為主題,以環境衛生為突破口,廣泛發動,集中力量,對轄區環境實施全面整治,確保轄區衛生環境明顯改善。
二、組織領導
成立轄區“市容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領導小組(附領導小組名單),由街道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為組長、分管副主任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小組下設管理辦公室,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附工作配當表)具體負責該項工作的組織實施,認真搞好轄區環境衛生整治工作。
三、工作任務
市容環境衛生主要針對整治轄區存在的“臟、亂、差”現象,建立健全轄區城管環衛一體化管理體系,規范環境衛生長效管理制度,加強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具體包括:
(一)重點道路的管理提升
加快推進轄區環境綜合整治進度,大力開展實施重點道路整治提升工作,一是統一整治沿街廣告牌匾工作,提高廣告牌匾質量,按照要求但到市、區廣告牌匾要求,二是認真學習緯北路辦事處等兄弟單位的先進管理經驗,積極聯合緯北路城市管理科、城市管理執法局一種隊,集中清理占到經營、拆除違章亂搭亂建,集中清理“八亂”現象,清理清除亂貼亂畫,亂擺亂放等現象,做到無縫隙、全覆蓋,不留監管死角。三是加強日常管理經常性制度,徹底改善提高重點道路的標準。
(二)加強重點小區的整治提升工作
建立健全社區環境衛生管理機構,落實片區負責制,特別對重點社區的整治標準要進一步得到提升,達到區要求的示范小區標準。集中整治亂擺亂放,要以清理清除街巷堆放雜物和人行道車輛管理為重點,保持街巷、道路暢通。整治亂排亂倒,要以清理衛生死角為重點,加強社區保潔,做到“日產日清”、無垃圾死角、無垃圾散落污染,整治亂搭亂建、亂貼亂畫、亂拉亂掛,美化、綠化社區環境,力爭通過集中整治達到示范社區的標準。
(三)認真搞好棚戶區改造工作
2012年棚戶區改造工作任務重、時間短,也是全運會準備的最后一年,因此,辦事處將棚戶區改造工作作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以街道黨工委書記為組長,辦事處主任為副組長的棚戶區改造領導小組,各科室明確分工責任制,明確了任務,進行摸底公示,全辦集中組織學習拆遷相關知識和法律法規,并請拆遷辦的領導進行拆遷知識講座,努力將棚戶區改造工作做細做好。
四、措施要求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按照責任分工以及工作要求,分管領導要靠上抓,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整治工作,解決整治中出現的問題,發揚吃苦耐勞的工作精神,抓好整治工作。
(二)廣泛宣傳,動員全民參與
要采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環境衛生整治”的目的、意義和要求,對在整治活動中成效顯著的單位和個人,要大張旗鼓的宣傳表揚,形成有利于整治活動開展的良好社會氛圍和強大聲勢。
一、指導思想
以建設“清潔、環保、綠色”為目標,以建立“戶清掃、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為重點,以提升農民文明素質為根本,以構建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為保障,切實解決農村環境衛生存在的突出問題,全面提升農村環境質量,努力實現全市農村清潔、美麗、和諧,促進經濟發展與社會事業同步推進、城市與鄉村協調發展。
二、目標任務
根據市總體安排和要求,我市計劃利用兩年時間。按照。科學規劃,建管并重,標本兼治,分步實施”的原則和“先凈后美再提升”的要求,確保全市農村環境衛生面貌一年內有明顯改觀,兩年內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兩年后轉入常態化管理。階段目標任務是:
1、2011年,以集中整治“臟亂差”、建設環衛基礎設施為重點,以“三川、四線、五點”為突破口,有效遏制農村面源污染,農村環境衛生面貌得到明顯改善。鎮村基本建立起以“五有”為標準的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即有一批布局合理的環衛設施,有一定數量的垃圾清運車輛,有一支認真負責的環境衛生管理和專業清潔隊伍,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和考核獎懲辦法,有一個切實可行的經費保障機制。鄉鎮機關駐地率先達到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標準,鄉鎮機關和鄉鎮駐地街道各建成一個水沖式公廁,龍亭、芝川,西莊、昝村、龍門10月底達到鎮區整治標準。各鎮(辦)50%的行政村達到村莊整治標準,108國道、旅游線路、304省道、高速公路沿線村莊在10月底前率先達標.新創建省市級衛生鎮3個,省市級衛生村10個。鎮村生活垃圾收運覆蓋率達到40%以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40%以上。國、省道達到國家養護標準。國、省道沿線加油站各建成一個高標準的水沖式公廁。初步形成河道環境衛生管理制度.所有出土工地配備專職保潔人員,工地進出口道路硬化達標率達到90%以上,車輛沖洗率達到60%以上。
2、2012年,以健全完善長效管理機制為重點,農村環境衛生面貌發生根本性變化。鎮、村全面建立起較為完善的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鄉鎮駐地街道再建一個水沖式公廁。所有行政村基本達到村莊整治標準。新創建省市級衛生鎮4個,新創建省市級衛生村20個。鄉鎮駐地基本實現“凈化、綠化、硬化、亮化、美化”目標,鎮村生活垃圾收運覆蓋率達到80%以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以上.市鄉道路、通村道路清掃保潔率達到100%。市鄉道路沿線加油站各建成一個符合衛生標準的水沖式公廁。河道環境衛生管理制度較為完善。
三、整治標準
1、鎮區:鎮區街道住戶門前無私廁、無煤房、無路障;垃圾箱、收集點等設施設置合理,垃圾日產日清;街道路面平整,路牙以上普遍硬化,排水通暢,無污水溢流,無散放禽畜和暴露垃圾;車輛劃線停放,包衛生、包綠化:包秩序的“門前三包”責任制落實,無亂搭亂建、占道經營現象;基建剩余的磚、瓦、石子、沙子等及時清理;廣告,牌匾整齊美觀,無亂貼亂畫;農貿市場經營攤點擺放整潔有序,無影響交通的馬路市場。
2、村莊:村莊建設規劃編制完善;建有村民衛生制度或公約;建有垃圾池,垃圾及時清運;主要道路平整干凈,排水溝渠暢通;巷道無暴露垃圾、無禽畜糞便,無柴草亂放,無污水亂潑,無禽畜亂跑,無亂搭亂建,無秸稈焚燒;基建剩余的磚、瓦、石子,沙子等及時清理;村(居)民飲用水達到安全衛生標準;建設無害化衛生廁所,村內基本做到凈化、硬化、綠化、美化。國省道沿線村莊商店、餐館、修理廠等各類經營場所門前路面硬化。
3、道路:落實道路管理、養護責任制,保持國道、省道、縣鄉道、村道等路面平整、完好、整潔,排水溝通暢。垃圾及時清掃、收集和運輸,不得遺漏,不得堆放在路邊。無擅自挖掘或占用道路的現象,道路紅線范圍內無新的違章建筑物,無毀壞路產、阻塞交通的加水洗車點。
4、河道(溝渠):落實河道(溝渠)管理、保潔責任制,保持河道(溝渠)水清、景美,河道(溝渠)岸邊無垃圾堆積物,無水面漂浮物,無擅自占河填渠現象,河道(溝渠)管理范圍內無新的違章建筑物。
5、加油站:國省道沿線加油站建有高標準水沖式公廁,配備洗手、烘干,梳妝、機械通風等設施,內外墻壁貼瓷磚美化,并有專人負責日常管理,及時清潔公廁內外衛生,經常進行衛生消毒,地面無積水、無紙屑、煙頭、痰跡和雜物,墻面無亂涂亂畫。市鄉道路沿線加油站建有符合衛生標準的水沖式公廁,達到無蠅、無蛆、無臭、糞便無害化處理等“四無”要求。
四、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市指導、鎮(辦)主抓、村主體的環境衛生管理機制
市上成立以市長為組長、市委副書記、市政府有關副市長為副組長、相關部門為成員的農村環境衛生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政公用事業局,負責全市農村環境衛生工作的組織、協調、服務和指導.各鎮(辦)負責人及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每月向市農村環境衛生領導小組匯報一次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進展情況。市農村環境衛生工作領導小組每季度召開一次聯席會議,通報情況,針對問題,安排工作。
各鎮(辦)及相關單位也要成立相應機構,鎮(辦)成立環境衛生管理所,行政村成立環境衛生管理站,實行屬地管理責任制,負責農村環境衛生工作的指導、檢查、考核,獎懲等工作;負責對涉及農村環境衛生的有關項目和資金進行整合。
(二)建立健全“戶清掃、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運行機制
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統一規劃,逐步到位”的原則,研究制訂生活垃圾收集處理實施方案。
城區范圍內實行“戶清掃、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鎮區實行“戶清掃、村收集、鎮轉運、區域性填埋”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偏遠地區行政村,實行“戶清掃、村收集處理”的生活垃圾處理模式,可一村或幾村聯合建設簡易垃圾填埋場或焚燒爐(窯),進行填埋或焚燒,降低山村生活垃圾收集拉運成本。按照每年收集運輸三分之一行政村生活垃圾的目標,三年內實現全覆蓋,五年后基本納入市垃圾處理系統。
組建鎮(辦)保潔專業隊、垃圾轉運專業隊和行政村保潔專業隊三支專業隊伍。鎮(辦)駐地保潔專業隊不少于5人,保潔員工資不低于上年當地最低工資標準;鎮(辦)垃圾轉運專業隊根據車輛配置情況確定,工資按每人每月1000元落實;行政村保潔專業隊至少2人,保潔員工資由行政村自行確定。在國家公益性崗位分配中,向鎮(辦)和行政村保潔員崗位傾斜。
每月的第一周,全市普遍開展“農村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周”活動。
(三)建立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和群眾參與的多元投入機制發揮市公共財政的主導作用。財政局每年為每個鎮(辦)補助20萬元環境衛生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并確保補助經費逐年提高。補助經費主要用于鎮(辦)垃圾填埋場建設和拉運、填埋各行政村生活垃圾等。為每個鎮(辦)配備2—3輛垃圾轉運車,所配置車輛由鎮(辦)統一使用和管理。每個區域性垃圾填埋場補助20萬元。
市財政設立“以獎促治”專項資金200萬元。其中90%的資金用于對鎮(辦)的以獎代補;10%的資金用于市農村環境衛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經費。2011年起,市上對當年評選的市級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先進村(獲得省、市級衛生村命名的除外),次年給予每村一次性2萬元獎勵,由市農村環境衛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實施。對當年創建成國家、省、市級衛生鎮,次年分別給予一次性15萬元,10萬元、5萬元獎勵;對當年創建成省級、市級衛生村,次年分別給予一次性5萬元、3萬元獎勵,由市愛衛辦組織實施。在對地質災害、沉陷區、水源地、邊遠地區貧困群眾移民搬遷、建設新村時,要統籌解決環境衛生設施投入。
發揮鎮(辦)和行政村在農村環境整治投入中的主體地位。各鎮(辦)對居民,駐地企事業單位、商業網點、建筑工地等,可按照“誰污染、誰付費”的原則收取垃圾處理費,籌集費用用于鎮(辦)保潔員工資,具體征收標準參照城區標準。行政村環境衛生整治費用以自籌解決為主。根據“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決策、上限控制”的原則,通過“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的方式解決,原則上每人每月不低于1元,籌集費用專項用于村級環境衛生管理。籌集費用使用情況每季度向村民公布一次,由鎮(辦)和全體村民共同監督。
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積極探索市場化運作方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鄉鎮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建設和經營。鄉鎮可將垃圾處理費收取權、垃圾填埋場復耕后土地使用權、垃圾清運服務進行招投標等方式,交由社會投資主體或社會保潔公司統一承包、統一轉運、統一處理,避免鄉鎮環衛設施及設備重復投資,減輕財政負擔。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恢復、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積極探索建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補償機制。
4、建立健全督查考評機制
實行目標責任考評制度。將農村環境衛生工作納入市對各鎮(辦)目標責任考評范圍,采取隨機抽查方式,每年進行一次考評。
實行督查通報制度。市上每季度開展一次專項督查活動;每半年組織一次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視察評議活動;每年組織一次“鎮辦交叉檢查”活動。并對每次督查結果在全市通報,并與年終考評掛鉤。對督查通報中一年內被兩次通報點名批評的單位,由市文明辦、市愛衛會取消文明鄉鎮、文明村和衛生單位等方面的榮譽稱號或申報資格.
實行部門包聯督導制度。市農村環境衛生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包聯督導各鎮(辦),定期不定期深入基層,檢查指導,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
買行群眾評議制度。每年在各鎮(辦)組織一次“群眾性滿意率調查”活動,調查結果在媒體上公示。
5、建立健全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的統籌推進工作機制
市農村環境衛生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明確職責,分工負責,齊抓共管,形成強大合力。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要指導各鎮(辦)編制垃圾填埋場及村鎮規劃,同時協助鎮(辦)積極申報和爭取項目,抓好鎮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業局要加大生態農業和沼氣工程建設力度,做好畜禽養殖區域規劃和污染防治。林業局要積極推進道路、河渠植樹造林和村鎮“三化一片林”建設工作。交通局、公路段要抓好國省道及主干線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衛生局(愛衛辦)要加快農村改廁步伐,指導各鎮(辦)衛生院和村衛生所集中處置醫療垃圾,廣泛開展“衛生村鎮”創建活動。環保局要指導和監督農村生產生活污水的處理工作,嚴禁人畜糞便直排入河流、水庫。水務局要加強農村水質監測,切實解決農村飲用水的安全衛生保障問題,抓好河道及渠道環境衛生治理工作。商務局要抓好轄區內國省縣道沿線加油站“衛生公廁”的改造和建設。工商局要加強對農貿市場的治理整頓。農綜辦每年確定1—2個集中連片扶貧開發示范園區,完成5—10個貧困村的連片開發、整村推進建設任務,落實每個貧困村30萬元的環境衛生整治投入。
6、建立健全常態化宣傳教育工作機制
加強對農村基層干部的教育引導,充分發揮他們的組織引領作用。通過召開動員培訓會、現場觀摩會、工作推進會,組織外出考察學習,引導他們掌握農村環境衛生工作的目的意義、目標要求和主要內容,調動基層干部抓好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自覺性和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