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鐵路土地管理法范文

鐵路土地管理法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09-26 08:27:33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鐵路土地管理法,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鐵路土地管理法

篇1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鐵道部所屬鐵路用地的規劃、計劃、利用、保護和管理,均應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的鐵路用地是指鐵路部門通過接收和征用、劃撥方式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土地。包括:

(一)運輸生產用地。指車站站場、貨場、鐵路用地內的站前廣場、鐵路線路及線路兩側排水、綠化、養護用地及鐵路基層單位生產用地。

(二)輔助生產用地。指鐵路分局機關及鐵路系統科研、設計等單位用地和采石、采砂、林場、苗圃用地。

(三)生活設施用地。指鐵路系統文教衛生、職工住宅及生活服務設施用地。

(四)其他鐵路用地。

第四條  鐵路分局土地管理辦公室是鐵路分局的用地管理機構,業務上受市土地管理局的領導,鐵路分局所屬的直屬站、車務段、工務段、建筑段等基層單位,應設立專職土地管理人員,其他基層單位設兼職土地管理人員,負責分管范圍內鐵路用地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條  鐵路分局用地管理機構的職責。

(一)宣傳、貫徹國家和本市有關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二)按照國家和本市的有關規定,負責鐵路用地的調查、申請登記、統計和地籍檔案工作;

(三)負責鐵路用地的規劃、計劃、利用、保護和管理工作;

(四)負責鐵路建設用地征用、劃撥的申請工作;

(五)開展鐵路用地的監察工作,制止亂占、濫用鐵路用地的行為,協助區、縣土地管理部門依法處理土地違法案件;

(六)配合各級土地管理部門處理鐵路用地的權屬糾紛;

(七)承辦法律、法規、規章授權或者各級土地管理部門委托的有關事宜。

第六條  鐵路建設需要征用集體所有土地或者劃撥國有土地,應當按照《天津市土地管理條例》規定的審批程序和審批權限辦理土地的征用、劃撥手續。

第七條  鐵路建設征用、劃撥土地的申請工作,由鐵路分局用地管理機構統一辦理,也可由鐵路分局用地管理機構委托工程承建單位或者鐵路基層單位辦理。鐵道部駐津單位征用、劃撥土地的申請工作由用地單位辦理。

鐵路基層單位在鐵路用地內新建、擴建、改建建筑物或者其他設施,須先經鐵路分局用地管理機構同意,再向有關部門辦理審批手續。

第八條  鐵路建設用地應按總體設計一次申請批準,也可以分段辦理征用、劃撥土地手續;分期建設的項目,可以根據其設計任務書確定的工期,分段申請批準和辦理征用、劃撥土地手續。

建設過程中發生用地數量變化和位置移動時,應先向原批準機關提出申請辦理用地手續后,再使用土地。

第九條  鐵路部門搶險救災急需用地的,可以先行使用,但事后必須按照有關規定補辦用地手續。

第十條  鐵路建設征用集體所有土地的費用,依照《天津市土地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一條  土地管理部門和鐵路分局用地管理機構,應當參與鐵路建設項目用地的前期工作和竣工驗收。

鐵路建設項目新增用地由工程承建單位或者鐵路基層單位向所在區、縣土地管理部門申請土地登記。

鐵路建設項目新增用地需移交鐵路分局的,以鐵路分局的名義領取國有土地使用證。

第十二條  鐵路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合格移交時,工程承建單位或鐵路基層單位應將國有土地使用證等全部用地資料,一并移交鐵路分局用地管理機構。

第十三條  鐵路建設用地應當按照批準的用途使用,改變土地用途須經鐵路分局用地管理機構同意和有關規劃、土地管理部門批準,并辦理土地變更登記手續。

第十四條  鐵路建設項目在征用、劃撥用地范圍以外需要增加臨時用地,應按照審批權限向城市規劃部門提出定點申請,經審查同意后,向原受理申請用地的土地管理部門提出申請,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

第十五條  需要復墾的土地應當按照國務院《土地復墾規定》,由土地使用單位制訂土地復墾規劃,如期進行土地復墾。

第十六條  鐵路分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本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依據鐵路發展規劃,組織編制鐵路用地的利用規劃和中長期計劃,經市規劃、土地管理局審查同意,報北京鐵路局批準。

第十七條  鐵路用地年度計劃由鐵路分局用地管理機構提出,送市計劃委員會和市土地管理局,納入年度土地利用計劃后執行。

第十八條  鐵路分局隸屬單位原有用地,由鐵路分局用地管理機構按宗地向所在區、縣土地管理部門申請土地登記。

駐津鐵路單位使用屬鐵路分局的鐵路用地,經商鐵路分局用地管理機構同意后,由用地單位向所在區、縣土地管理部門申請土地登記。

第十九條  對鐵路運輸生產用地應當實行重點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占用。

路外單位和個人確需使用鐵路用地時,須征得鐵路分局用地管理機構同意后,按照規定的審批權限由土地管理部門辦理用地劃撥手續。土地管理部門應將劃撥文件抄送鐵路分局。

路外單位和個人臨時使用鐵路用地的,需征得鐵路分局用地管理機構同意,簽訂用地協議,報土地管理部門批準。

臨時使用鐵路用地,不得興建永久性建筑物和構筑物,其使用期限一般不超過兩年。

第二十條  對鐵道部核準報廢的鐵路用地,經區、縣人民政府批準,由區、縣土地管理部門收回其土地使用權,辦理土地注銷登記,收回土地使用證。

第二十一條  嚴禁在鐵路線路用地范圍內從事挖渠修塘、采石采砂、取土棄碴、埋墳等活動,嚴禁修建與鐵路運輸生產無關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

第二十二條  鐵路線路兩側用地范圍內的土地,除按規定留出排水系統、造林綠化用地外,已由農民耕種的,在鐵路部門未使用前可以繼續耕種,但承種人所在的村民委員會必須與鐵路分局用地管理機構簽訂承種協議,并由鐵路分局用地管理機構向鄉、鎮人民政府備案。

農民承種的土地,其土地使用權仍屬鐵路部門。禁止在承種的土地上興建臨時性或者永久性建筑物、種植多年生作物。

第二十三條  承種人承種的鐵路用地,鐵路建設需要時,鐵路部門有權收回,并按下列規定辦理:

(一)收回承種的鐵路用地,鐵路分局用地管理機構應當提前三個月書面通知承種人所在的村民委員會,并抄送鄉、鎮人民政府。

(二)所收回的鐵路用地如已播種,由鐵路部門支付承種人當季青苗補償費。

(三)承種人確有困難的,由鐵路部門發給不超過實際種植作物一年產量總值的補助費。

第二十四條  鐵路分局用地管理機構可建立土地監察隊伍,其人員編制、經費、車輛、服裝等均由鐵路分局解決。

第二十五條  鐵路分局土地監察人員的職責:

(一)監督檢查鐵路用地使用情況;

(二)制止違法占用鐵路用地行為;

(三)對違法占地案件進行調查,協助區、縣土地管理部門依法處理;

(四)配合區、縣土地管理部門做好行政應訴工作。

第二十六條  鐵路部門與路外單位或者個人發生土地權屬爭議,由鐵路部門與路外單位或者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所在區、縣人民政府處理。

第二十七條  對保護和合理利用鐵路用地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或者個人,由土地管理部門和鐵路部門給予表彰或者獎勵。

第二十八條  對侵占鐵路用地的,由當地區、縣土地管理部門責令其停止侵占、賠償損失。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被侵占的鐵路用地單位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鐵路用地范圍內進行違法建設,嚴重影響鐵路運輸安全的,由城市規劃部門責令停止建設;拒不停止建設的,由城市規劃部門強行制止,并可處以違法建設工程造價總額20%以下的罰款。已經建成的,由市或者區、縣人民政府強行拆除,并可由城市規劃部門處以違法建設工程造價總額20%至50%的罰款。

第二十九條  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鐵路用地的,由所在區、縣土地管理部門沒收非法所得,限期拆除或者沒收在買賣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收回土地使用權,并可按非法所得的30%至50%處以罰款。其中屬于路外單位或個人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鐵路用地的,土地使用權收回之后仍交鐵路部門使用。

第三十條  鐵路用地單位未經批準或者采取欺騙手段騙取批準以及超過批準的用地數量占用土地,由所在區、縣土地管理部門責令退還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或者沒收在非法占用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并按照非法占用土地每平方米五元至十五元處以罰款。

第三十一條  路外單位或者個人擅自在鐵路兩側依法確定的鐵路用地范圍內從事挖渠修塘、采石采砂、取土棄碴、埋墳等活動,或者在承種的土地上興建臨時性或者永久性建筑物、種植多年生植物,鐵路分局用地管理機構有權制止,并可提請所在區、縣土地管理部門責令恢復原狀,并處以每平方米五元至十五元的罰款。

第三十二條  城市規劃、土地管理部門執行本辦法的罰款收入全部上繳財政。辦案所需經費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辦理。

第三十三條  對無理阻礙鐵路部門使用鐵路用地進行建設的單位或者個人,土地管理部門和鐵路分局用地管理機構有權制止。制止無效的,提請區、縣人民政府處理。

第三十四條  鐵路用地的有償使用辦法另行規定。

第三十五條  地方鐵路、專用鐵路、鐵路專用線用地可參照本辦法執行。

篇2

一、高速鐵路站周邊地區在城市中的地位與作用

隨著高鐵時代的來臨,世界發達地區高速鐵路網絡的不斷完善與發展,高速鐵路運輸成為各國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同時,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我國鐵路系統的不斷提速,很多城市紛紛進行了高速火車站的新建與火車站高速化的改造。伴隨著各大城市開始的新一輪火車站新建、改建活動,處于高速火車站周邊的城市地區也將發生功能上的變化。

就城際鐵路站周邊地區而言,它的作用和能量覆蓋范圍不僅僅涉及到用地周邊有限的區域內,合理開發利用城際鐵路站周邊地區將對整個城市的未來產生及其深遠的影響,其對城市發展的基本作用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促進城市中心的發展

J?M?湯姆遜曾在分析了世界上30多個大城市的城市發展狀況后,指出世界上的大城市的吸引力要歸功于它的非常強大的市中心。對于城市中心來說,有效的公共交通是這些中心地區持續發展的基本條件。所有證據表明,不論公共汽車系統如何組織運行,它的實際客運量最大也只能達到單向每小時20000人次,當客運量達到這個數值時,就阻礙了市中心區的持續發展。但對于存在高鐵站的城市來說,城市中心高速鐵路以及城市軌道交通的引入,高鐵站區與城市中心區的重合,往往能夠促進城市中心繼續生機勃勃地發展,以保持一個強大的城市中心。

2)促進城市功能軸的形成

高鐵站區的開發建設更多地與城市開發與城市更新相結合,同時車站依靠它的交通可達性和集聚人流的優勢,吸引城市中心的產品流、資金流、人流、技術流、信息流、政策流等不斷向站區集聚,形成集聚點的同時也形成了站區與城市中心的流線,這種流線就成為具備進一步集聚和擴散功能的城市發展軸。如日本新宿新干線站區與新宿中心區之間形成密集商業街區。

正在建設的京滬高鐵沿線的許多城市也在積極進行相關的嘗試,如南京南站的規劃建設中明確提出“投資千億,10年造一個南部新城”的目標,上海的虹橋交通樞紐也將建設成為上海新的城市副中心。

3)促進土地利用集約化與功能高密化

對于高鐵站地區本身而言,隨著人口在高鐵站區與城市之間的大量流動以及城市人口大量遷入高鐵站區之內,導致了站區內土地的高強度開發與住宅、商業、辦公用地的集中布置,城市居民出行的時間成本大大降低。在一定限度之內,這種集中布置能夠產生明顯的集聚效應,從而使得土地利用效率大大提高。

高鐵站區促進土地集約化與功能高密化主要是以車站為圓心、交通合理區為半徑(步行交通合理區為500m),組成緊湊型的環形用地布局,綜合布置包括交通、商業、居住、娛樂、商務、辦公、、旅游、展覽等設施。

二,國外高速鐵路站周邊地區發展的經驗

高鐵站地區的發展必須是可持續的,站區的可持續發展包含能源消耗、土地利用、城市生態等多個層面,是一個復雜而不斷延續的過程。然而,從站場地區能否促進城市持續發展的角度而言,高鐵站地區的可持續發展不僅包含站場地區未來長遠發展的可持續性,而且更強調現今站場地區的建設與發展要能持續不斷地為城市的發展提供動力,是持續性與長遠發展的基礎。

歐洲里爾的開發用地位于低密度城郊與高密度老城中心之間。車站地區在城市中的地位有一定特殊性,過去出于軍事萬面考慮,舊站附近空置了大片土地。城市與鐵軌、公路間的這一大片空地使車站地區同城市相脫節。開發之初車站旁是過時的舊站區,商店、服務業和中等品質的住宅混雜其間;鐵路兩邊有些第三產業,但總體品質較低。鐵軌與高速公路的另一側主要是居住區,但同城市中心的社會與經濟生活聯系薄弱。

三,大型開發企業大片拿地對城市的潛在風險

大型開發企業通過壟斷區域房地產市場,將不可避免地出現占用城市公共資源,土地閑置,造成區域房地產市場效率降低、城市社會福利損失,囤積土地的開發商獲得額外的土地增值,減少了政府的土地收益,進一步加大了房地產開發的風險。

1)占用城市公共資源

能夠大片拿地的開發企業或多或少都有較強的資金能力與上級政府的支持,對于中小城市而言,大型開發商相對處于強勢地位,因此他們在尋求土地開發的時候多會優先選擇土地區位較好的,收益潛力巨大的城市中心區或重要基礎設施周邊區域進行投資,這種壟斷且單一的開發方式占用了大量的城市公共資源,對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了相對消極的影響。

2)導致大量土地閑置

開發如此大盤,處于壟斷地位的開發企業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為降低資金成本,適應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來規避市場風險,開發企業往往需要拉長周期,對項目分期開發,如世茂集團就明確表示將對所拍得的鸚鵡洲地塊分三期開發,周期 5年,這客觀上將造成土地閑置。同時政府對這些土地的開發時序的控制也處于失控狀態。另外,處于壟斷地位的開發企業受利潤最大化驅動,會有意閑置土地以待升值后開發。

3)造成區域房地產市場效率降低

經濟學理論認為,競爭的市場是最有效率的,隨著壟斷程度的增加,市場的效率將逐漸降低。大型開發企業依靠壟斷區域房地產市場,把眾多中小開發企業排除在外。但實際上,房地產開發不僅僅是“資本的游戲”,對區域情況的熟悉和對消費者需求的了解同樣十分重要,而在這些方面,本地的中小開發企業無疑具有優勢。

4)損失了城市社會福利

房地產商的價值取向和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是有偏差的,房地產企業的目標是追求收益最大化,而城市政府追求的是整個社會福利的最大化,從某種意義上講,房地產市場存在開發企業和城市政府之間的博弈。開發企業可能憑借對房地產開發權的壟斷,以及地方政府對招商引資的迫切心情而處于優勢地位。實際上,壟斷開發企業的這種優勢已經某種程度上在武漢的“直班車”、“專班”機制中得到體現。

篇3

你局《關于執行土地法律、法規有關問題的請示》(皖土[法]字[1993]第062號)收悉,經研究,現答復如下:

一、《土地管理法》第十九條所稱“土地管理部門”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批準權限與原批準用地的審批權限相同。人民政府對用地單位已經撤銷或者遷移的;公路、鐵路、機場、礦場等經核準報廢的,其土地使用權的收回,是一種行政處理決定。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時,其地上建筑物、附著物可酌情予以補償。對未經原批準機關同意,連續二年未使用的,不按批準的用途使用的土地使用權的收回,屬于行政處罰。其地上建筑物、附著物以及征地費等不予補償或返還。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決定由市、縣土地管理部門依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批準文件下達。公路、鐵路、機場、礦場等的報廢,應由其主管部門核準,土地管理部門依據其主管部門核準報廢的決定,報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后,收回土地使用權。

二、《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五條所稱“耕地”,是指用于種植農作物的土地。

三、《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四條中所稱“原使用單位受到損失”是指因國家建設使用其他單位使用的國有土地,而使原使用單位實際受到的直接損失。“適當補償”是指按原使用單位實際損失的程度,予以合理補償。如原使用單位需要搬遷的,建設單位應當負責有關搬遷費用。

篇4

現將《關于認定收回土地使用權行政決定法律性質的意見》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關于認定收回土地使用權行政決定法律性質的意見,收回土地使用權是人民政府及其土地管理部門一項重要的行政行為,主要采取行政處理決定和行政處罰決定兩種方式進行?!缎姓幜P法》頒布施行后,除行政處理決定仍舊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外,土地管理的各項行政處罰必須依照《行政處罰法》由土地管理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并由行政機關依照《行政處罰法》規定的程序實施。為了進一步貫徹執行《行政處罰法》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規、規章,正確區分行政處理決定和行政處罰決定的界限,切實做到依法行政,現對認定收回土地使用權行政決定的法律性質提出如下意見:

一、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十九條的規定,對用地單位已經撤銷或者遷移的;未經原批準機關同意,連續二年未使用的;不按批準的用途使用的;公路、鐵路、機場、礦場等經核準報廢的,土地管理部門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依法收回用地單位的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屬于行政處理決定。人民政府依照該法第十九條的規定收回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其批準權限應與征用土地的批準權限相同。

二、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臨時使用土地,期滿不歸還的,或者依照該法第十九條的規定土地使用權被收回,拒不交出土地的,土地管理部門責令交還土地,并處罰款的行為,屬于行政處罰決定。

三、依照《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十九條和《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四十二條的規定在特殊情況下,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人民政府或者土地管理部門依照法律程序提前收回出讓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屬于行政處理決定。

四、依照《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一條第二款和《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四十條的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屆滿,土地使用者未申請續期或者雖申請續期依照法律有關規定未獲批準的,由人民政府或者土地管理部門依法無償收回出讓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屬于行政處理決定。

五、依照《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超過出讓合同約定的動工開發日期滿二年未動工開發的,人民政府或者土地管理部門依法無償收回出讓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屬于行政處罰決定。

六、依照《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土地使用者未按出讓合同規定的期限和條件開發、利用土地的,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無償收回出讓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屬于行政處罰決定。

七、依照《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四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因遷移、解散、撤銷、破產或者其他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需要依法收回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屬于行政處理決定。依照該條例第四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根據城市建設發展需要和城市規劃的要求,市、縣人民政府無償收回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的,也應屬于行政處理決定。

篇5

因建設新汽車站需要,某市國土資源局(以下簡稱市國土局)于2003年11月3日根據《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條相關規定,作出提前收回開發區某居民的國有出讓土地使用權決定,同時確定由該市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依法補償。該居民不服,于2005年1月11日向某市人民法院提訟,要求撤銷改決定。

該居民訴訟理由是:(1)市國土局收回原告上述土地用于劃撥給某市運輸實業總公司建設新車站,而該公司為企業法人,假設車站是出于自身經營需要和企業營利目的,不是法律規定的出于社會公共利益需要;(2)被告提前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卻確定由第三人對原告進行補償,違反法律規定;(3)收回土地不在劃撥給汽車站建設的土地范圍內;(4)被告收回程序違法,原告依據不是被告送達的,而是原告在另案審理過程中得知的。同時,被告在收回中未依法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

市國土局答辯稱:(1)公共利益與經營營利是可以兼容的,汽車站屬于一個城市的基礎設施,公共交通服務也是維持城市正常運轉的一項基本設施,顯然屬于公共利益的范疇;(2)《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只要求對相對人適當補償,并未明確必須由作出收回決定的行政機關補償,國土局明確由該市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依法補償并無不當;(3)按照該市建設局提供的汽車站規劃圖和國土局提供的汽車站劃撥用地勘測定界圖,收回土地明顯在劃撥給汽車站建設的國有土地范圍內;(4)國土局依法報批及委托該市開發區管委會送達程序合法。

法院判決

一、二審法院均認可市國土局答辯意見1、2、3項,認為市國土局土地收回報批程序合法,但委任送達程序有瑕疵,而且未提前通告原告。法院同時認為,原告已經知道了收回土地的內容,并實際行使了訴權,因而其訴權及其他實體權利并未受到損害,因此判決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觀點評析

公共利益是一個不確定的概念

本案中,市國土局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收回已經出讓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該條中的“公共利益”構成了爭議的核心。該居民認為,國土局收回土地系為了企業法人的需要,而非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土局則主張收回土地建設的汽車站屬于公共基礎設施,應屬公共利益的需要。

上述爭議反映了公共利益認識角度的不同而導致分歧的情形。前者系土地的利用主體屬性角度,后者則是土地的功能角度。不同的角度導致不同的判斷。由于《土地管理法》及相關法律沒有明確“公共利益”的含義及范圍,學理上提出的判斷公共利益的主體標準、功能標準、程序標準等均很難形成共識。因此,一般認為,法律上的公共利益是一個不確定的概念。本案中的公共利益標準爭議也充分反映了這一點。

雖然公共利益是一個不確定的法律概念,但并不等于在法律實踐中就放棄對公共利益的評判,以公共利益之名或者無為,或者無所不為。我們認為,理論上的不確定并不等于實踐的無所作為,但也不等于無所不為。理論上的標準及現實中的實例仍可構成土地管理中判斷公共利益的參考標準,而為了更為準確地運用相關參考標準,仍有一些統一的程序規則必須遵循:第一,“任何人不能成為自己行為的法官”。行政機關可以因其自身認定的公共利益需要而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條規定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但該行為應受到中立的第三者的依法監督,如人民法院的司法審查。第二,任何不利處分應告知利害關系人并聽取其陳述、申辯。國土局收回以前依市場方式出讓的國有土地使用權,但又依《土地管理法》相關規定依行政職權收回該已經出讓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這一行為對于權利人而言顯然屬于不利處理,因此收回決定必須告知權利人并允許其表達意見。本案中,國土局未能及時將收回決定通知權利人,當然會造成權利人的不滿并進而成訟。雖然法院認定國土局的行為在實體上未造成權利人的侵害,但由于其告知程序的缺乏仍然使得行政機關的依法行政大打折扣。

因公共利益需要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應屬征收性質

國土部門在土地市場上一方面代表國家行使所有者權能,另一方面又依法享有土地行政職權,這種雙重性在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與國有土地使用權收回環節表現得尤為明顯。在市場經濟中,土地是重要的生產要素,完善的市場經濟應是生產要素(包括土地)明晰、穩定的體制,因此土地的權利人應確定,且該權利應受普遍的保護。但是,國土部門依《土地管理法》相關規定又可因公共利益需要收回已經出讓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這顯然是對市場中的土地要素的明晰、穩定的破壞,實質上也破壞土地法律首先保障的法律秩序。因此,國土部門依《土地管理法》收回已出讓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是一種例外,且這種例外應受到法律保留原則的嚴格規范。

法律保留原則,又稱消極的依法行政原則,主要是法治國家為了加強對公民財產權的保護而廣泛于立法及行政領域運用的基本法律原則,指公民的合法權利只能基于法律的特別規定才能為行政機關所限制或剝奪。合法的財產權受到法律的普遍保護,這既是早期自由資本主義國家的“私有財產圣神不可侵犯”理念的核心,也是后期資本主義國家或社會主義國家在強調財產權的社會義務時不容放棄的重心。因此,《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條所設定的依公共利益需要收回已出讓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必須遵循這一基本要求,即該權利的行使不能破壞土地市場的權利穩定并侵害法律秩序。相應的,同樣基于法律保護原則的要求,公民財產權只能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予以征收、征用,權利人損失應當受到公正補償。我國2004年通過的憲法修正案第二十四條明確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薄皣覟榱斯怖娴男枰?,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蓖瑫r,憲法修正案第二十條也特別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边\用法律保護原則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已經出讓的土地使用權系權利人的重要財產權利,行政機關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因公共利益的需要要予以剝奪,只能屬于憲法所規定的征收性質。

2004年憲法修正案出臺后,《土地管理法》依據其中的征收條款,相應地將舊有的“土地征用”修改為“土地征收”,僅僅屬于法律術語的調整,卻未能依憲法規定征收行為的法律保留原則精神。將《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乃至第二項規定)統一納入土地征收(或財產征收)的范疇予以統一,這對于完善土地領域的征收制度并無多大的幫助,特別在借鑒先進法治國家的征收理論及相關制度方面會形成制度性的阻礙。

將《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甚至第二項規定)納入征收范疇,不僅能在憲法及立法法層面上貫徹法律保留原則,也能在制度層面上解決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時如何處理對權利人的安置補償問題。因為征收理論普遍認為,被征收人的安置補償系征收決定發生法律效力的條件,也是作為不動產的土地使用權產生無權變動的前提。而在國土部門依《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條實施土地收回實踐中,不能處理好安置補償與物權變動的關系,往往造成“一物二主”的局面,引發多方面的訴訟,在實質上也構成對權利人的普遍侵犯。

相關法條鏈接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五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報經原批準用地的人民政府或者有權批準的人民政府批準,可以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

(一)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

(二)為實施城市規劃進行舊城區改建,需要調整使用土地的;

(三)土地出讓等有償使用合同約定的使用期限屆滿,土地使用者未申請續期或者申請續期未獲批準的;

(四)因單位撤銷、遷移等原因,停止使用原劃撥的國有土地的;

(五)公路、鐵路、機場、礦場等經核準報廢的。

依照前款第(一)項、第(二)項的規定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對土地使用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2.《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在线| 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网站色|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888米奇视频| 国产人成在线视频| 2019国产麻豆剧传媒视|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www| 真精华布衣3d1234正版图2020/015| 国产三级在线视频播放线| 成人看片黄a在线观看| 完全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播放| 热99re久久免费视精品频软件|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国产小视频你懂的|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99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 小h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看线人 | jlzzjlzz亚洲乱熟无码| 成人自拍视频网|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eeuss第141页| 亚洲人和日本人jizz| 欧美日韩综合视频|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看|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俺也去| 冬日恋歌国语版20集中文版| 色天使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动作大片中文字幕| 国产黑丝袜在线| 国产特黄特色一级特色大片| 1213孕videos俄罗斯| 国产视频一二区| 999zyz色资源站在线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免费va人成视频网站全| 黄色在线视频网|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 香蕉视频在线网址|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电影|